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长度约3微米、直径约0.5微米的螺旋状细菌,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它寄生在胃黏膜组织中,破坏胃黏膜的“保护层”,可导致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病程缓慢,容易反复发作。
儿童青少年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并不低,为30%~40%。
01
Q:儿童为何会感染幽门螺杆菌?如何预防?
A:幽门螺杆菌的最常见传播方式是“口-口”传播或“粪-口”传播,如“口-口喂食”、一起进餐、食用被污染的水或食物、使用不洁餐具等。
父母若感染幽门螺杆菌,其子女被传染的概率明显升高。
降低儿童青少年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风险,家长应从饮食和生活习惯等方面入手:
1.教会并监督孩子饭前便后用肥皂洗手。
2.保证食物干净、安全。尽量食用烹饪过的食物,只喝干净、安全的饮用水,瓜果食用前须洗净,能去皮的水果尽量去皮食用。
3.分餐进食。日常生活中,宜给孩子使用专用餐具。聚餐时,应使用公勺、公筷。
4.注意隔离。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家庭成员应避免加工食物或与孩子“亲密”接触,宜将碗筷、水杯、牙刷、漱口杯等暂时与家人的分开放置。
5.避免“口-口喂食”。幽门螺杆菌常可存在于带菌者的牙垢与唾液中。许多照护者在给孩子喂饭时习惯吹凉、用口试温后再喂给孩子,或直接嚼碎后“口对口”喂食,这些做法均易造成幽门螺杆菌传染。
02
Q: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有什么症状?
A: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后,临床症状差异大,轻重不一。
大多数患儿没有任何症状,少部分有胃肠道不适,如口臭、恶心、呕吐、嗳气、腹胀、反酸、腹部不适、上腹痛、食欲不振等,甚至可有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症状。病程越长、年龄越小者,临床症状越不典型。
03
Q:感染幽门螺杆菌就要进行杀菌治疗吗?
A:一般而言,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年龄、表现综合判断是否需要治疗。不足12岁且无临床表现的患儿不需要杀菌治疗,但应遵医嘱长期随访。
以下情况可接受杀菌治疗:
①患有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
②需要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③有胃癌家族史;
④患有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
⑤患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以下三种情况必须进行根治治疗:
合并消化性溃疡、慢性糜烂性胃炎,患有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起源于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的B细胞淋巴瘤)。
04
Q:幽门螺杆菌能根除吗?还会“死灰复燃”吗?
彻底消灭幽门螺杆菌并非难事,重点在于遵医嘱全疗程治疗,可采用三联疗法、四联疗法和序贯疗法等。
目前,儿童患者的一线治疗主要为三联疗法,常联合使用奥美拉唑和两种抗生素(多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和甲硝唑),疗程为7~14天。
完成疗程至少一个月后,需复查碳-14呼气试验或胃镜,判断治疗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成功根除幽门螺杆菌后,仍不可掉以轻心,应警惕再次感染的可能。
有数据显示,幽门螺杆菌的5年内再感染率为2%~8%,因此,根除幽门螺杆菌后仍应注意保持健康的饮食及生活习惯。
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