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十三次党代会小组讨论会上,北京市十三次党代会代表,西城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党组书记、区长孙硕表示,在减量背景下的高质量发展,是首都现代化的重要特点。这条路走得很难,却大有可为。
孙硕说,转型是过去五年最重要的一个关键词,包括发展转型、思路转型、结构转型等,而西城也要思考在减量背景下如何高质量发展,“这条路走得确实很难。2015年,西城区最高峰的时候,全区企业以及个体户主体总数是98000多个,现在是 67000人,已经少了3万多个。”
那么,在减量背景下找到高质量发展有没有可能呢?孙硕的回答是“大有可为”。他表示:“以动批为例,动批35万平方米,当年税收6000万元。疏解的第一个楼为天昊城,天昊城面积1万平方米,在转型之后的第二年,创造的税收是1.2亿元,1万平方米的转型就已经是35万平方米税收2倍,所以大有可为。”
孙硕指出,目前西城的德胜、马连道、新街口都有可以转型升级的空间,同时未来居住平房也要减量。“对于单门单店、前店后厂的这种业态,我们也并不支持,不符合西城的功能定位,西城需要的是连锁化、品牌化、高端化的行业进入,以图高质量发展。”
孙硕强调,西城还将把接诉即办作为抓手,持续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在孙硕看来,老百姓解决不了的事情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第一类是因为法律法规的不配套而产生的问题。对此,西城区去年推出了“该不该、能不能、怎么办”改革。“就是说,遇到这样老百姓的急难愁盼,要先做一个判断:这件事先说该不该办,如果该办的话,我们再说能不能办;如果能办,又该怎么办?如果不能,再来研究怎么办。不能因为怕惹麻烦,就卡着不办。”孙硕说。
第二类是历史遗留问题。“凡是历遗留,一定是千差万别的矛盾所在,一碰就可能惹出祸,但这时候就需要把正确的政绩观摆在前面,把人民至上摆在前面。”孙硕以“房产证办理难”这个历史遗留老大难问题的解决为例称,“在‘每月一题’中,正是有了容错许可的魄力,才有了几万老百姓拿到房本的喜笑颜开。”
此外,孙硕还很关心毕业生就业问题:“西城区的孩子,今年必须保证人人有工作!如果有不能马上找到工作的,我们要动用区政府的力量,与大企业对接,让其去企业里干一年、两年,有了这种大企业的工作经历,就能更好地进入社会。失业问题不解决,对家庭来说是极大的梦想破灭,西城区必须将大学毕业生全部托底。”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解丽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魏彤
编辑/谭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