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文维基百科一个大造假事件颠覆了人们对知识、文化和科学的认知。一个名叫“折毛”的作者在中文维基百科上写了上百万字,修改4800多次,总计206个词条,骗过了无数教授和学生,在维基百科上“创作”了浩瀚而自洽的古俄罗斯历史。
有人根据折毛撰写和编辑的词条“卡申银矿”,发现折毛不只是虚构了卡申银矿,而是虚构了半部俄罗斯古代史。这个词条显示,为了抢占卡申银矿的所有权,一场特维尔-莫斯科战争足足打了180年。但这场战争完全是折毛编出来的,并且有近百个历史人物在这场战争中登场又谢幕。顺着这条线索摸下去,有200多个维基百科的古俄罗斯史词条全是折毛胡编:托扬之子忽滩不存在,俄国混乱时期的喀山战役不存在,鞑靼大起义不存在,1598年全俄缙绅会议不存在……
折毛通过编造一条又一条信息,使自己在维基百科里俨然成为了一名权威,而更令人诧异的是,那些专门负责审查词条真实性的巡查员竟对此毫无察觉。这件事让人不得不再次严肃思考:所谓“自由的百科全书”这种形式是否合适?如何保障百科全书的权威性、准确性和公信力?
维基百科一反传统的百科全书的编纂原则,以“英雄不问出处”的开放方式,让人人都可以编写词条。这让百科全书的编写进入了信息时代,有着迅速、灵活和有新创意的特点。但是,其短板也显而易见。由于写作和编纂者的资历、学识和能力得不到保证,编纂出来的词条质量和权威性难以得到保证,此次的古俄罗斯史词条的编纂就是一次彻底大爆雷,其教训值得各方深思。
百科全书的权威性首先体现在“最合适的人写最合适的条”这一基本原则。以当今世界上最知名的百科全书之一《不列顛百科全书》(又称《大英百科全书》)而言,全书的条目由大约100名全职编辑及超过4000名专家编写而成。首先是各行各业各学术领域的4000名专家保证了词条的准确、权威,其后是100名全职编辑的编辑、审核、比对和检查,以及之后的至少5次以上的校对。
《中国大百科全书》同样秉承了这样的传统,共74卷,囊括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66个学科和知识领域,全面记述中国博大精深的文明成果,同时汇集世界最新科学文化成就,体现彼时中国知识界的最高研究水准,堪称中国出版史上规模最大的工具书。
本着“最合适的人写最合适的条”的原则,许多学术大家亲自撰写词条,而且许多词条都已成为经典。苏步青教授写“几何学”条,袁隆平教授写“杂交稻”条,钱伟长教授写“力学”条,钱学森教授写“导弹”条,季羡林教授写“《罗摩衍那》”条,吕叔湘教授写“语言和语言研究”条,吴阶平教授等写“现代医学”条。在编辑《自动控制与系统工程》卷中,钱三强院士撰写“科学”条,钱伟长院士撰写“技术”条,钱学森院士对相关条目做出重要修改。
而且,参加编写《中国大百科全书》的专家学者多达26000多人,可以说,都是每个领域中的专家和权威参与写作,在中科院第四届400位学部委员中,就有336位参与编纂工作,由此保证了词条的权威性、专业性和准确性。此外,还有几百名编辑参与无数次的编校过程,保证了全书的质量。
对比而言,所谓“自由的百科全书”的维基百科是太自由了,没有门槛,监管和审核极少。就像让没有会计证的人做账,没有医师证的人诊病治病,出问题是必然,不出问题反而不正常。
文/张田勘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