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的美颜功能将我们带入一个“高颜值”时代,低颜值的人不必再为个人形象欠佳而羞于在朋友圈晒照片。从某种意义上说,手机美颜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梳妆打扮,满足了人的爱美之心。这样的片面求美心理折射出人性中虚荣的一面,美颜技术在虚荣和梦想成真之间架起一座“彩虹桥”,虽然你我都心知肚明,却依然乐此不疲。
可别小看人性的弱点。它拥有着超强的力量,从不满足于梳妆打扮式的自娱自乐,必然还要攻城略地。在日常工作中,人性的弱点有点贪婪,为获得更多的社会尊重而追求业绩之美。这样的诉求无可厚非,但一旦变作欲罢不能,遇到力不从心时就寻思着“美颜”一下业绩,人性的弱点就愈发难以自制。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性的弱点又何尝不是社会的弱点?当人性的弱点不受羁绊,任何数字都可能被美颜——从企业财务报表到地方政府的统计报表,在数据上做手脚形成的“涂层数字”看起来跟化了妆的脸蛋一样,好看归好看,怎奈不是原装的东西,归根结底是在误导公众。
如今,“涂层数字”遇到了专业的“打假人”。近日,国家统计局开展统计造假问题专项纠治工作,这标志着从国家层面进一步对统计造假作假行为说不。能够让行业主管部门开展专项活动,足见统计数字造假社会危害之重。
不论是企业经营还是社会发展,不可能一直顺风顺水,总有低谷和困难的时候。如果无法直面现实,遇到无法完成预期指标时不是降低预期目标而是弄虚作假,通过给统计数字涂抹“颜料”,这样人造的“涂层数字”,终将贻笑大方。关于“涂层数字”,在罗贯中的笔下,刘备和曹操都有给数字做美颜的喜好,出征前都有号称“百万大军”的习惯。如此说来,“涂层数字”虽属于虚假之恶的范畴,怎奈它可以给人们带来一时的感官享受,从古至今不少人乐此不疲。国家统计局的打假宣言,表明某些地方的统计部门入戏太深,不仅未把“涂层数字”当作虚假之恶,而且把它当成了低风险高回报的投机行为。“涂层数字”变得时髦,主要是迎合了人性的虚假欲求。
治理统计造假显然不是一次专项行动所能承受之重。统计造假只是满足人性弱点的手段而非目的,针对统计数字造假的治理并不难取得成效,但假若不触及这种造假的根源,“涂层数字”可以隐身一时,早晚还会卷土重来。如果社会对“涂层数字”的巨大需求依然存在,企业和基层为了完成各自的量化考核指标,把数字当“美颜”的对象也就在所难免。
统计数字的“涂层”既不符合效率原则,还增加了造假者的经济成本,既浪费人力物力财力,还要耗费更多的时间成本,并且还要因此提心吊胆。按说如此“不划算”的事情不该有人做才对,既然能成了不正之风,在于这样的风险投资可能给造假者带来巨大的回报。如果隐藏在“涂层数字”之下的是不菲的利益回报,统计数字的道具化也就顺理成章。
“涂层数字”迎合的正是人性的贪欲。当“涂层数字”不再是一家企业或者基层单方面的事务,统计数字没有水分反而不大“正常”了。由此说来,统计造假的动机无非是把原本完不成的任务通过统计手段给“虚拟完成”了。有的时候,“涂层数字”也缘于各种考核指标的先行,如不考虑现实因素而设置极其严格的量化考核指标,这与传统思维考核指标只增不减有关。这样,“涂层数字”就超出人性的弱点的范畴,因为不美颜数字,实事求是的企业或者基层部门的日子反而不大好过了。
整治统计数字造假,需要进一步追问篡改数字的行为究竟意味着什么。从本质上说,任何造假都是一种撒谎,统计造假造成的“涂层数字”更是一种职业撒谎,它的危害可能让人们始料不及。对于一个人而言,如果人生的第一次撒谎没有及时得到纠正,这样的行为将成为其人生一切恶的始作俑者。同样,假如企业或机构的第一次统计数字造假未能被制止,它们也就具有了弄虚作假的基因。
在统计实践中,“涂层数字”成为一种现象恰恰折射出社会的诚信问题。虽然人们都清楚美颜数字乃是行为错误,但不少人并没有将这样的行为上升为恶的层面,也没有意识到这样的弄虚作假将危及造假者自身。
修正人性的弱点,需要每个人系好人生的第一颗纽扣。如果这样的“纽扣”没有系好,甚至反而遗落了,从个人到社会的涂层现象就可能愈演愈烈。统计部门率先在本领域对造假行为说不,此举来得非常及时,同时也应当营造说谎可耻的社会氛围,扎紧每个人的人性的篱笆,让人性的弱点被控制在有限的范围之内。
文/刘海明(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