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相机厂商徕卡结束与华为合作,能与小米擦出多大火花?
观察者网 2022-05-25 19:02

5月25日,华为方面向观察者网确认,该公司与徕卡的合作已在今年3月31日结束。这意味着,华为P50系列将是最后一款带有徕卡标识的华为手机,而4月底发布的折叠屏手机Mate Xs 2已不再带有徕卡“可乐标”和相机水印等元素。

与此同时,小米集团向观察者网提供的信息显示,该公司已在5月23日与徕卡相机公司达成独家移动影像战略合作,双方联合研制的第一款影像旗舰手机将于今年7月正式面世,“技术工程师在小米驻场办公,在技术层面进行了深度合作”。

在华为和徕卡结成光学工程技术伙伴6年后,双方的合作走到了终点,而小米很快就成为徕卡“新欢”。

巧合的是,华为最初和徕卡达成合作时,手机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三,小米掉出前五。而六年后,全球手机出货量第三已变成小米,华为则由于外部因素掉出前五。

除了合作关系变动,这件事还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华为不再与徕卡合作后,在影像领域的能力会不会受到影响;二是在OPPO、vivo、一加相继与哈苏、蔡司等老牌光学企业合作后,小米与徕卡能擦出多大火花,双方合作对小米手机冲刺高端、提振出货量有多大帮助。

因此,消费者对华为和小米后续发布的手机新品有何反应,值得观察。

雷军微博截图

“双方合作更多是商业需求”

据华为官网披露,华为与徕卡的合作始于2016年2月,当时双方宣布结成光学工程长期技术伙伴,随后携手推出双摄像头手机华为P9系列。7个月后,双方共同设立创新实验室,在新光学系统、计算成像、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领域开展联合研发。

彼时,华为总裁任正非在评价双方合作时表示,未来的信息社会将有90%以上的流量来自图像和视频。通过双方更加紧密的合作,共同打造世界最领先的摄影能力,持续提升图像和视频的品质,为消费者带来价值。

华为公司总裁任正非(右)与徕卡相机全球监事会主席安德鲁•考夫曼博士(左)签署设立麦克斯•别雷克创新实验室的合作协议

市场调研机构IDC数据显示,与徕卡合作首年,华为手机全球出货量同比增长超过30%,位居全球第三;同期,小米手机的增速“刹车”,掉出全球前五;排在一二名的三星和苹果,出货量也有3%和7%的下滑。

此后,华为连续更新与徕卡合作的P系列和Mate系列。

以其最畅销的旗舰P系列为例,从P9的“瞬间,定格视界的角度”,到P10的“人像摄影大师”,P20“眼界大开”,P30“未来影像”,P40“远见卓识”,再到最近P50的“万象新生”,可以说都和影像摄影息息相关,也助推了华为手机的销量。

按照IDC的统计,2017年-2019年,华为手机全球出货量累计达到6亿部,并在2019年首次超过苹果跃居全球第二。虽然华为手机并不是全系徕卡认证,但在P系列和Mate系列带动下,徕卡想必也从中获益颇丰。

2020年上半年,华为手机迎来巅峰时刻,二季度以20%的市场份额首次超过三星登顶全球。高端市场方面,华为在自研麒麟芯片的加持下,2020年上半年以44.1%的市场份额力压苹果的44.0%,在中国单价4000元以上的手机市场位居第一。

但这也是华为手机近年最后的高光时刻。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华为手机销量近两年来持续收缩,逐渐淡出各种榜单的排名。随着荣耀被剥离,2021年华为消费者业务收入同比下滑近50%,降为华为第二大收入来源。上月,余承东宣布华为消费者业务更名为“终端业务”,全面进军商用市场。

可以说,徕卡伴随着华为手机在全球市场的崛起,特别是在华为手机站稳高端的过程中,徕卡带来了更多卖点和品牌拉升,而华为可观的出货量也无疑给徕卡带来不少收益,双方可谓互相成就。但随着华为手机陷入困境,智能手机行业格局重塑,徕卡另谋他路在业内意料之中,传闻也接连出现。

正如华为内部人士告诉观察者网的一样,“双方合作更多是从商业需求上考虑。”

华为手机徕卡标志

在发给观察者网的一份正式回应中,华为表示,华为与徕卡不仅定义了全新的移动影像标准和技术能力,还为全球消费者带来了便捷、高质量的移动影像体验,一起与他们记录了美好瞬间。感谢全球消费者对华为的支持。未来华为将继续通过科技创新,不断为全球消费者打造极致的移动影像体验。

在与徕卡长达6年的合作中,影像能力早已成为华为手机必不可少的竞争力,各家手机厂商也逐渐将摄影能力当做主要卖点。与徕卡的合作终止后,华为在影像领域的实力是否会受到影响?

“目前华为已经成立了‘华为影像’品牌,也是我们去年开始主力打造的品牌,用自己的技术塑造自己的风格和影像文化”,华为终端业务的内部人士告诉观察者网,在技术层面上,华为的框架是从光学系统、成像技术、图像处理这几个维度推动创新,这些自主的技术投入很快就会见到成果。

观察者网注意到,在微博上有长期关注华为的数码博主发文称,华为最初和徕卡合作,确实获得很大的帮助,但之后整体的演进思路,依然是华为所主导的计算摄影,从当初的AI摄影,超级夜景,到后面的超广角,超长焦,原色引擎和计算光学等等,这是一整套华为联合供应链打造的手机影像的发展路径。

“合作这么多年,彼此都会有启发”,前述华为终端业务人士表示,去年发布的华为P50系列,与徕卡的合作对华为手机影像风格的影响已经大幅减少。

能帮小米走多远?

在华为与徕卡结束合作两月后,5月23日,小米也高调官宣了与徕卡的独家移动影像战略合作。据小米披露,双方联合研制的第一款手机将于今年7月面世。

“选择徕卡,不仅是因为他们深厚的积累,更因为能够实现我们期待的合作深度,”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在微博上发文称,小米与徕卡的合作深度空前,从光学、成像、图像处理、体验等智能手机影像全链路,双方影像能力将全面融合。

雷军还透露,即将在7月发布的产品,已经超出双方工程师们的预期,“为了能达成我们共同的目标,除了中德两地协作,徕卡还特地派出了一支工程师队伍来到北京,和小米的工程师们并肩工作”,“最近,我委托我们小米西欧区总经理欧文,带领我们总部和驻欧洲的影像专家团队到访徕卡德国总部Leitz-Park。”

小米工作人员到访徕卡德国总部 图源:雷军微博

与徕卡达成合作,对小米手机冲击高端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

毕竟在安卓阵营中,各主要玩家核心处理器都使用高通、联发科,系统也均来自谷歌,已让消费者有些审美疲劳,影像成为为数不多能够打造差异化的领域。过去两年,vivo与蔡司达成合作,一加和OPPO与哈苏达成合作,目标均是影像领域。

“对于移动影像来说,随着手机算力提高,手机厂商在AI、算法等新方向上有不少沉淀,而像徕卡、哈苏这种传统影像大厂,在光学等物理的技术上积累深厚,最好的影像肯定是把两方的优势进行结合。”小米内部人士告诉观察者网。

为了提高影像领域的差异化优势,手机厂商还在芯片上下起了功夫。例如,华为曾推出XD Fuison Engine图像加速引擎,小米自研了ISP影像芯片澎湃C1,vivo推出自研影像芯片v1和v1+,OPPO则研发了用于影像领域的6纳米NPU芯片。

“我们之前调研过,消费者在选购手机时,也会被影像、充电这种感知性强的功能所影响。现在国内的手机厂商们,一方面在消费者看得见的地方进行提高,比如120W的快充,优秀的拍照,国内几家企业在这些方面其实已超过国外厂商,另一方面就是系统的优化和自研芯片等。”有业内人士告诉观察者网。

今年2月,雷军曾在小米内部会议上提出,高端之路是小米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小米发展的生死之战,在“三年手机销量全球第一”战略牵引下,小米产品和体验要全面对标iPhone,三年内拿下国产高端手机市场份额第一。

但从第三方机构最新公布的数据来看,小米要想实现雷军提出的目标并不容易。2022年一季度,小米手机全球出货量同比下滑22.1%,位列全球第三,而排在小米前面的苹果同比增长8%。国内市场方面,小米出货量滑落至第五,同比下滑18.4%,苹果下滑幅度只有5.8%,而去年基数较小的荣耀则同比增长291.7%。

2022年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信息 图源:IDC

与徕卡达成合作,能否帮助小米提振出货量、在冲刺高端的路上走的更远,仍需观察新品上市后的表现。

在微博上,网友对双方合作也褒贬不一。

有数码博主发文称,“小米这次选择徕卡,说明了对全球市场的更高期待,而且小米和徕卡首次合作的新机并不局限于品牌层面的的贴标,硬件和算法层面和徕卡都有深度合作,有人说这款手机将成为年度影像旗舰,也就是要横扫当前任何一个品牌手机的影像功能。”

但也有博主认为,徕卡只是过程中的助益,而非救星或者说问题解决者。过于依赖于供应链或者合作伙伴,对于自主品牌的构建并不是好事。

“小米和高通深度的绑定,导致小米的产品定义话语权某种意义上被高通把持了,这恰好也是小米高端化困境的一部分,”该博主直言,“未来小米和徕卡的合作,也会面临类似的问题,一个真正有能力和有抱负的品牌,过程中可以寻求既有经验者的帮助和支持,但整个发展路径必须牢牢把持在自己手中,切莫买椟还珠。”

来源/观察者网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全球手机市场:vivo、华为等中国厂商“增长强劲”,iPhone16仍被看好
观察者网 2024-10-16
开售3个月,华为Pura70系列官宣最高降价1000
观察者网 2024-07-18
小米被曝内部反腐:西欧和拉美两总经理涉贪腐被辞退
观察者网 2024-06-15
华为 Pura 70系列开售 高端手机市场生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4-18
小米加码AI手机!发布14 Ultra 大模型接入影像
财联社 2024-02-24
小米14 Ultra 首发双向卫星通信系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23
明年手机出货量有望转正!海外市场成安卓厂商发力重点
证券时报网 2023-11-25
华为Mate60“不许涨价”,苹果出货量预期惨遭下调
观察者网 2023-09-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