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医字在小篆中写作“醫”,指的就是救治伤病的人。由“医”+“殳”+“酉”三部分组成。
医本义是装箭头的容器,相当于弹药箱。也有观点认为“医”说的是抵挡弓箭的盾牌,类似于防弹衣;而“殳”是一只手拿着一把武器;“酉”则是装在坛子里的酒。
这三个元素组合在一起就非常有画面感了。
想象一下,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不断有伤员从前线抬下来。他们有的遭遇了敌军的远程打击(弓箭伤),有的是在和敌人的近身肉搏中负了伤(刀剑伤)。伤员们血流不止,哀嚎不停,急需一场紧急的外科手术。
于是医生们拿出酒来,一部分内服当麻醉剂,用来缓解伤员的疼痛;一部分外用当消毒水,用来清洗伤口的创面。
接下来就是手术刀切开伤口,取出射入人体的箭头,叮咚一声丢在手边的托盘上。然后止血,消毒,缝合……一番操作下来,总算保住了伤患的生命。
这场由“醫”字而联想出来的外科手术并不是凭空杜撰。
早在5000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就已经可以进行开颅手术了。河北藁城台西商代遗址中出土了3400年前的砭镰,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手术刀。周代的“疡医”就是专职的外科医生。
中国古代史上最家喻户晓的一场外科手术,自然是《三国演义》里华佗给关羽的“刮骨疗毒”。不过《三国志》原文中并没有记载给关羽做手术的军医是谁,大概率来说不会是华佗。因为手握“麻沸散”的华佗完全可以做到无痛清创,根本不需要关羽用酒精和棋局来分散注意力。
除了用特制的“药酒”来进行术前麻醉,古人还会用酒、盐水或药水来冲洗伤口。
古籍中的“毉”是“醫”的异体字,因为最初的医术和巫术也不是分得那么清楚。不过后来“巫”的成分逐渐被“酉”所覆盖,可能就是因为“酒”在古代手术中实在是太有存在感了吧。
在手术的最后,古人会用桑白皮线来缝合伤口。这种线能被人体组织所吸收,不需要拆线。而且古人已经知道用分层八字法来缝合伤口,就是缝成一个个的“X”形。这种缝合方法速度快,缝的牢,也是今天较常用的一种缝合法。
除了救命的紧急手术,古人在“医美”这一领域也是相当的有造诣。
《晋书·魏咏之传》记载了一个叫魏咏之的人“生而兔缺”,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唇腭裂”,即老百姓俗称的“兔唇”。古代考公务员对“颜值”有一定的要求,所以魏咏之十八岁时接受了修复手术。后来他成功踏入仕途,官拜荆州刺史,并没有受到先天缺陷的拖累,可见这场手术还是非常成功的。
所以外科手术并不是“西医”独有的专利。只不过传统中医更讲究“外病内治”,将手术当做不得已而用之的备用手段;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观念让活人不愿在自己身上轻易“动刀”,“入土为安,死者为大”的习惯又让古人很难通过解剖尸体来获得人体知识,最终导致中国古代的外科手术技术在明清时代走向衰败。
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