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北京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32场新闻发布会,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表示,当前,北京市社会面仍有零星散发病例,与疫情较量正处在胶着状态。为及早发现病毒隐匿传播风险,迅速阻断病毒传播渠道,尽快实现社会面清零,从5月13日开始,利用周末窗口期,连续三天在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等12个区开展区域核酸筛查。
有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特别强调,连续三天有序组织区域核酸筛查期间,只是倡导市民减少流动,所谓“封城”“静默”“快递外卖暂停”都是谣言,市民抢菜、囤购更没必要,整个城市运行保障都不会受影响,社会面将保持正常。
至此,坊间流传的所谓“北京将全城静默7天”之说不攻自破,少数超市一度出现了小规模集中采购,很快就恢复了正常。谣传从“降生”到消亡,只存活了数个小时,北京疫情防控“24小时处置法则”在信息发布方面凸显了相当的权威性、公信力。
这已不是第一次出现针对北京此轮疫情防控的不实传言了。此前,网上曾流传“夜间勿开窗,全市将进行大面积消毒”的所谓“内部消息”,北京市卫健委也是在第一时间进行了澄清。遏制新冠病毒传播要坚持“以快制快”,疫情防控中遏制虚假不实信息传播,也要做到“以真破假”“以快制快”。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两年多以来,北京疫情防控信息发布坚持“及时透明”原则,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截至5月12日,北京共举行了332场新闻发布会,发布会召开的时间也根据疫情走势做适当调整,各位新闻发布人都依据疫情防控需要和针对社会普遍关切“随叫随到”。公众正是从这一场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了北京疫情的最新形势,获悉了疫情防控的各项政策,学到了更多抗击疫情的方法。
按理说,各种涉疫谣言或不实传言应该早就没了市场,但我们不能低估了谣言或不实传言的“生存能力”。心理学认为,谣言或不实传言有时是人的心理状态的表达,或者是人的情绪状态的投射,即使客观证据存在,但人们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并不一定会使用客观证据,因此谣言或不实传言很难“自动”消除,需要权威部门及时予以澄清或辟谣。
4月22日以来,狡诈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已在北京肆虐了20多天,数十个社区、村被封控管控,区域核酸检测一轮又一轮,然而我们与疫情的较量仍处于胶着状态,防疫形势依旧严峻复杂。这段时间,无论是“大白”“小蓝”还是普通市民,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疫情防控最紧要、最吃劲的时刻,人们心中自然会产生“何时才能实现社会面清零”“怎样才能尽快战胜疫情”的一丝丝焦虑。
在这种焦虑的影响下,谣言或不实传言客观上获得了可趁之机,本来就紧张繁重的防疫工作难免受到负面干扰——“闭窗”与室内需要多通风的防疫要求背道而驰,“全城静默”与北京精准防控的要求南辕北辙。不信谣、不传谣,我们要保持一份与疫情较量的耐心,做好多轮筛查,就是要及早发现病毒传播风险,进行封控管控,就是要切断病毒外溢的渠道。“大白”“小蓝”再挺一挺,市民群众再宅一宅,胜利的曙光就在前方。
不信谣、不传谣,我们要学会从权威渠道获取信息。越是严峻复杂的时候,我们越是不能自乱阵脚、听风就是雨,不能当天下本无事却时时自扰的“庸人”。20多天来,源源不断的生活保障物资,配送不停的快递外卖,难道还不能打消囤货的念头?一旦发现病例,事不过夜的流调管控,难道还不能坚定必胜的信心?市民的防疫急难愁盼事,每一次都会在发布会上得到回应,难道还不能汇聚抗疫的正能量?
抗疫必胜的信心、耐心,与全面及时、真实可靠的权威信息加在一块,必能增强我们每个人对谣言或不实传言的免疫力,并进一步增强我们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的决心。
文/北京青年报评论员 栗玉晨
编辑/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