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由6家重庆市级医院牵头,25个区县66家医院派员共同组建的重庆市援沪医疗队1567名队员启程前往上海,主要承担患者收治、方舱医院管理、社区核酸检测等工作。截至5月2日,重庆市援沪医疗队累计收治患者9672人,累计出院3627人。
在这支队伍里,有不少青年队员的身影,他们虽然年轻,但已是医疗队里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还有多次逆行出征的“老队员”。20天来,他们的工作、生活状态怎么样?五四青年节前夕,记者采访了部分队员。
希望我们的经历能帮到大家
此次前往上海,是重庆市援沪医疗队第六分队队员文熙成第二次离开重庆支援抗疫,2020年初疫情期间,他曾随队到湖北孝感支援。在重庆市潼南区人民医院急诊科日常工作期间,文熙成也曾被抽调参加处置市内本土疫情。正因有多次逆行出征的经历,一听说要选派人员支援上海的消息,这名“85后”青年很快便报了名。
文熙成告诉记者,抵达上海后,自己在松江区一号方舱医院工作,院内设置了近1800张床位,他和同事们分成6班,按每班4个小时,身着全套防护装备轮流进入方舱参与救治。
方舱内收治的患者以中青年人为主,且大部分为无症状感染者,文熙成说,和两年前支援孝感相比,应对更为从容,但面对的任务更繁琐,加之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染性较强,院感防护尤为关键。文熙成和同事们时常交流防疫经历,探讨兼顾救治患者和防疫安全的最优解。
面对变异毒株,有部分患者感到恐慌,也有年轻队员一度出现焦虑情绪,文熙成便和“老队员”们通过线上讨论等方式答疑解惑,帮助他们舒缓情绪。“希望我们的经历能帮到大家,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现在团队的凝聚力很强,队员们都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患者们的情况也比较平稳。”文熙成说。
把患者视作我们的家人
在上海松江区三号方舱医院工作期间,重庆市援沪医疗队第三医疗分队“85后”队员李帆辗转于护理、综合协调、物资管理等多个岗位,目前她担任院长助理,协助统筹救治服务等工作。
三号方舱医院最高峰时收治了1800多名患者,现已降至约1100人。李帆说,为了丰富患者们的日常生活,给大家多一些温馨体验,医务人员克服困难,想尽一切办法筹备了各种活动。
得知8名在院患者生日临近,李帆和同事们积极协调,精心安排了一场集体生日活动。4月29日晚,定制的生日蛋糕准时送达,大家齐唱生日快乐歌,鼓励彼此坚定信心、早日康复。
设置心愿角、组织成立青年志愿者团队、开展运动操教学,方舱内的生活日渐丰富起来,医患相处也更加融洽。“目前已经收到了几十封感谢信,我们将继续把患者视作家人,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大家都能平安出舱。”李帆说。
除了是医疗队员,她还有另一个身份
进入上海松江区二号方舱医院工作后不久,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肠外科护师何欢多了一个身份——重庆市援沪医疗队第四医疗分队临时团支部书记。
“担任团支部书记,意味着既要服务好患者,又要成为队员们的贴心人,多替他们着想,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出生于1996年的何欢说。
在第四医疗分队,每个小组均设置有小组长,定期关心询问队员的身体心理状况:休息得好不好?最近天气忽冷忽热,是否需要添加衣物?及时为大家排忧解难。
团支部设置除1名书记外,还有1名副书记和3名支委,五四青年节临近,何欢组织大家召开了一次线上会议,策划举办一场我与团旗合影的活动,目前正发动队员们积极参与。
“我想,方舱里的青年节更加值得记住,我们计划将合影制作成一份电子合集分享给大家,希望能营造一种更加轻松的工作氛围。”何欢说。
编辑/白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