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大宗商品涨价、新冠疫情及利率上升影响 IMF下调亚洲经济增速预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2-04-27 10:05

受俄乌冲突、疫情反复以及全球融资环境收紧等多重因素影响,4月26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下调了今年亚太地区经济增速预期。根据该机构发布的最新预测,2022年,亚太地区的GDP将增长4.9%,比1月的增速预测值低0.5个百分点,也低于去年6.5%的增速。

IMF亚太部代理主任Anne-Marie Gulde-Wolf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亚洲的降级幅度小于与俄罗斯和乌克兰经济联系更密切的欧洲,但比中东、北非和拉美等大宗商品出口地区更严重。“尽管降级,亚洲仍然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地区,也是全球增长的重要来源。”

她指出,与世界其他地区一样,亚洲的前景正在受到俄乌冲突冲击的影响。“亚洲对俄罗斯和乌克兰的直接贸易和金融风险敞口相对较小,但该地区的经济将受到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欧洲贸易伙伴增长放缓的影响。在新冠大流行期间,相对较低的亚洲通货膨胀率随着食品和燃料价格飙升而开始上升。”

Gulde-Wolf指出,俄乌冲突带来的冲击正值新冠大流行期间经济复苏仍未完成、全球金融状况正在收紧之际。发达经济体的货币紧缩也导致亚洲利率上升,进一步拖累增长。这些不利因素将加剧该地区许多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遭受的新冠大流行带来的中期疤痕影响,并因较高的债务负担而加剧。

此外,IMF指出,亚洲的通货膨胀率在去年远低于其他地区后也开始回升。现在预计通货膨胀率将在2022年上升至3.4%,比其1月时的预测高出1个百分点。因此,该地区面临滞胀前景,增长低于此前预期,通胀较高。

“这些增长的逆风出现在应对政策空间有限的时候。政策制定者面临着艰难的权衡:他们必须在支持未完全复苏的需求的同时,应对全球金融状况收紧、通胀水平上升、债务不断攀升带来的挑战。”Gulde-Wolf说道。

俄乌冲突给亚太带来更大挑战

IMF指出,俄乌冲突给亚太地区经济增长带来的挑战最大,其中,亚太地区的发达经济体受欧洲需求减少的影响最大,而亚太新兴经济体则会受到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价格上升的影响。

在IMF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被下调了0.8个百分点至3.6%。其中,欧元区的经济增速被下调了1.1个百分点至2.8%。

“亚洲发达经济体与欧洲的贸易联系十分紧密,因此欧洲经济增长放缓将降低其外部需求,并最终拖累日本和韩国等亚洲地区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增长。”Gulde-Wolf说道。

在最新预测中,日本2022年经济增速预期被下调了0.9个百分点至2.4%,主要反映了俄乌冲突的影响、来自欧洲的溢出效应以及比预期更大的新一波疫情的冲击。尽管最近有所抬头,但日本通胀仍然低迷,这使得日本央行比美联储和欧洲央行更加宽松。

IMF预测,韩国的经济增速将从2021年强劲的4%放缓至2022年的2.5%,这比之前的预测低了0.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在能源和食品价格上涨、全球供应链中断以及国内需求压力之下,韩国的通胀已经高于目标水平。对此,韩国央行自2021年8月以来四次加息,政策利率已达1.5%。

IMF认为,澳大利亚将是本地区唯一经济前景有所改善的发达经济体,其经济增速预期被小幅上调0.1个百分点至4.2%,原因是俄乌冲突的负面溢出效应和货币政策收紧预期,被去年第四季度强于预期的GDP增长和近期澳大利亚大宗商品出口价格飙升所抵消。

对于东盟国家而言,0.2个百分点的降级幅度小于其他经济体,这是因为部分东盟国家作为净出口国受益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全球融资环境收紧拖累经济增长

Gulde-Wolf指出,全球融资环境收紧将拖累经济增长。随着美联储开始加息,亚洲主要经济体的政府债券收益率开始上升。“我们的预测是基于这样的预期:即受国外融资环境持续收紧和国内通胀上升的影响,许多亚洲国家央行将加息,进而拖累投资。”

“美国货币政策的收紧速度和规模大于我们此前的预期,这无疑将对亚洲产生巨大的影响。”她指出,在贸易方面,随着美国利率的上升,需求会不断增加,美元的升值也会促进亚洲对美国的出口。在金融方面,亚洲的融资成本会上升,持有大量外债的国家也会受到影响。不过,亚洲现在的缓释空间比以往更好了,这使得其所面临的风险有所减轻。

IMF指出,亚洲的大多数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都是石油、天然气和金属的净进口国,这使得它们极容易受到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贸易条件的恶化可能会拉低增速、使货币贬值并令经常账户差额恶化。食品和燃料成本高企还会推升各国尤其是低收入国家的通胀压力——在这些国家,食品和能源在消费支出中占很大比例。

Gulde-Wolf指出,俄乌冲突升级将进一步抬高食品和能源价格,这不仅会增加脆弱家庭的压力,还可能导致社会动荡蔓延到更多国家。亚洲国家和地区的通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需求的不断增加,但在更大程度上是受到了俄乌冲突溢出效应的冲击,以及粮食和燃油价格上升带来的影响。但同时,她强调,中国和日本的通胀仍在较低水平。

Gulde-Wolf强调,各国的政策制定者和央行都需要密切关注形势变化,并据此快速采取行动。她指出,如果美联储加息对资本流动构成了干扰,受影响国家的央行可以合理协调使用各类政策工具予以应对。“对于已建立强大缓冲的国家而言,资本流出的下行风险有所缓解;但对于债台高筑的国家而言,这些风险会被放大。”

IMF建议,如果通胀快速上升(如新加坡),或通胀上升到央行目标水平之上(如韩国),则需要收紧货币政策。在家庭债务高企的情况下,应使用宏观审慎政策降低金融稳定风险,包括解决部分国家房价大幅上涨的问题。

建议中国采取更多财政措施支持经济

在最新预测中,IMF将中国2022年的增长预期从1月时的4.8%下调至4.4%。

IMF亚太部副主任Sanjaya P.Panth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面对多重挑战,中国政府近期已经采取了一些货币政策措施,接下来,可能会需要动用更多财政工具。“财政支持措施能够增加刺激内部消费,这将有助于经济实现重新平衡,也有利于实现中期的碳减排目标。因此,应该把重点放在财政支持措施上,并把财政支持重点转向家庭。”

“中国在供应链网络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整个亚洲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有一部分动力就源于各国供应链与中国的高度整合,如今,对华贸易在亚洲贸易中占了50%。”Gulde-Wolf说,接下来,与中国有供应链高度整合关系的国家,可能必须要做一些调整,但这意味着它们还要持续推进一些改革。

对于中国近期提出的建设全国统一市场的决定,Panth表示认同。他说,中国是一个大市场,如果要充分发挥它的潜力,就不应该有地方保护主义。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将有利于中国实现高质量增长,即推动平衡的、普惠的、绿色的增长,并提升劳动生产力。

谈及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Panth表示,人民币正在变得越来越受欢迎,这体现在跨境贸易之中。当前,在全球支付交易中,人民币约占2.2%;在全球储备货币中,人民币约占2.8%,这些比例都在上升,虽然基数很小。在他看来,人民币国际化应该由市场来驱动。

在全球绿色能源转型受到俄乌冲突不利影响之际,中国作为亚洲最大的经济体被给予了厚望。Panth说,中国在绿色能源转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且已经针对性的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希望这些措施能够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中国显然在绿色能源转型的过程中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IMF维持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 但警告前景并不明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10-23
IMF为何上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
经济日报 2024-02-05
IMF下调明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至2.9%
中国新闻网 2023-10-11
IMF将明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2.9% 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增速有望升至5.2%
央视财经 2023-10-10
IMF最新展望:中国将继续成为亚太地区及全球经济增长引擎
澎湃新闻 2023-05-12
IMF:预计亚洲地区今年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将超过70% 中国约为1/3
央视新闻 2023-04-14
IMF总裁: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低于3%
中新社 2023-04-07
IMF:逆风缓和亚太经济将迎强劲复苏,成全球亮点
第一财经 2023-02-2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