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关于切实做好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工作的通知》之后,上海证券报记者4月12日从银保监会获悉,近日,银保监会专题研究金融支持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工作,要求银行业保险业主动采取精准有效措施,全力以赴帮助货运物流行业纾困解难。
货运物流关乎国计民生,影响着百姓的餐桌和企业的经营。当前,面临疫情的局部反复,多地高速管控升级,物流通行不畅。
交通运输部官网刊文称:“人可暂缓流动,货却片刻不能停留”。做好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工作已提上日程,相应的金融支持也将继续“加码”,金融机构正全力以赴。
分析人士认为,货运物流行业是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一环,是保障百姓民生的“最后一公里”;货运物流行业对于疫情期间抗疫物资、生活物资等的保障非常重要。当前,疫情局部反复对货运物流行业影响显著。相关政策的落地,将提升物流行业运行的稳定性,支持货运物流保通保畅,进而更好地支撑抗疫大局稳定。
纾困货运物流行业 保障疫情防控工作
日前,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印发通知,部署做好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工作,以全力保障货运物流特别是医疗防控物资、生活必需品、政府储备物资、邮政快递等民生物资和农业、能源、原材料等重要生产物资的运输畅通。
其中,在金融支持方面,通知提出“鼓励金融机构降低实际贷款利率,适当减少收费”等安排。
银保监会具体从六个方面要求金融机构全力支持货运物流保通保畅:
一是加大资金支持,二是帮扶重点群体,三是提升服务效率,四是创新担保方式,五是加强保险保障,六是确保资金安全。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受疫情蔓延和经济下行双重冲击,物流行业遭遇了较多困难:市场需求下降影响行业持续发展;防疫政策导致物流受阻;从业人员比如货车司机、快递小哥难以正常工作。
“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货运物流企业营业收入下降、资金链紧张,进而导致从业人员收入下降。”董希淼认为,货运物流行业是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一环,是保障百姓民生的“最后一公里”。因此,加大对货运物流行业的金融支持和服务,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
据Wind披露数据,截至4月11日,全国整车货运物流指数仅为79.02,较去年同期下降约32%。中国银行研究院杜阳表示,该指数从3月中旬147.68的高点持续下滑,降幅接近50%,并有进一步延续的态势。
“上海作为此次疫情的重灾区,货运行业更是面临严重挑战。”杜阳表示,截至4月11日,上海整车货运流量指数仅为15.29,较去年同期下降86.14%,较3月份高点下降接近90%。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表示,本次发布的政策颇具针对性。货运物流行业对于疫情期间抗疫物资、生活物资等的保障非常重要。相关政策既有利于加强对货运物流行业本身的支持,又进一步明确了对疫情防控工作在金融层面上的保障。
曾刚认为,在这一大背景下,本次发布的政策对物流企业及物流行业中的个人均加大了金融支持力度。比如,合理安排还款期限,降低企业和个人的压力;创新担保方式,加大相应的融资支持;通过合理的保险产品创新,去分散部分风险。通过这些举措提升物流行业运行的稳定性,支持货运物流保通保畅,进而更好地支撑抗疫大局稳定。
避免出现行业性限贷、抽贷、断贷
具体看,在资金支持方面,银保监会要求,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将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适当向运输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倾斜,主动跟进并有效满足其融资需求,做好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到期后相关贷款的接续转换,避免出现行业性限贷、抽贷、断贷。
曾刚表示,在疫情影响下,物流企业确实受到了一定冲击,在一些区域内的经营展业、财务数据等可能都会受到影响,企业本身可能需要一定的金融纾困。特别是一些中小物流企业,可能面临现金流紧张,更需要加大相应资金支持。因此,可以参照以往对普惠小微企业贷款的有关政策,做好延期还本付息等安排,帮助这些物流企业渡过难关。
事实上,早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初期,银保监会就曾明确,对于受疫情影响较大的物流运输等行业,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银保监会还曾提出,紧紧围绕疫情防控需求,全力做好重要物资生产、运输物流等相关企业的融资支持。
董希淼认为,货运物流行业自身具有的一些特点。比如,抗风险能力比较弱、内部管理比较粗放、缺乏合格的抵质押物,以及资金需求“短频快急”等,本来在融资中处于不利位置。他建议,加大对货运物流的支持和服务,也应基于这些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记者注意到,银保监会已经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创新担保方式。银保监会明确,要发挥动态监控数据作用,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符合道路水路运输企业特点的动产质押类贷款产品;鼓励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符合条件的运输企业提供融资增信支持,依法依约及时履行代偿责任。
此外,为提升服务效率,银保监会鼓励银行保险机构按市场化原则优化审批流程,对承担疫情防控和应急运输任务较重的交通运输企业开辟绿色通道,提供灵活便捷服务;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综合考虑自身经营状况和客户还款能力基础上,降低实际贷款利率,适当减少收费。
董希淼建议,金融管理部门应加大对金融机构服务货运物流行业的激励,比如通过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提高物流业贷款不良容忍度,建立相应的尽职免责制度等。地方政府应建立风险分担机制,对金融机构物流业贷款中的不良贷款按一定比例进行消化,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应把物流企业作为重要服务对象。
他表示,更重要的是,在疫情形势较为严峻的情况下,要采取适当的政策,杜绝“一刀切”措施,保障物流企业和货车司机、快递小哥的工作和生活,为货运物流企业可持续发展创造正常有序的环境。
金融纾困货车司机、快递员等特定人群
事实上,除了对货运物流企业的金融纾困支持,银保监会也对行业内的重点群体作出金融帮扶安排。
银保监会要求,对于货车司机因疫情影响偿还汽车贷款暂时存在困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视情合理给予展期或续贷安排,帮助渡过难关。
曾刚认为,在物流行业链中,货车司机是重要的组成主体。在疫情影响下,作为个人的货车司机可能面临收入不稳定等问题,对贷款的还本付息能力可能受到影响。对此,可以参照此前政策,基于市场化原则,对受疫情影响比较严重的个人客户进行灵活还款安排,尽可能降低货车司机等的还款压力,帮助这些个人渡过难关。
在加强保险保障方面,银保监会表示,鼓励保险公司针对货车司机、快递员等特殊岗位工作人群特点,开发意外伤害保险等产品。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室副主任王向楠表示,货车司机和快递员承担了生产生活中很大部分的物品运送工作。当前,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强,风险保障缺口增加,影响他们工作便利和积极性,不利于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
“目前,这些特殊岗位人群可投保的各类人身保险产品较为丰富,有投保限制的主要是意外伤害险,因为职业是影响意外伤害风险的最大因素。他们的投保率高于各类人群的平均水平,但仍然面临很大部分未被保障的风险。”王向楠表示。
王向楠介绍,货车方面,货车司机有车险产品可选择,不过,一些货车司机认为保费较高,投保积极性受影响。对于货车司机和快递员,保险公司可设计投保更便利的产品,尝试减少专门核保程序,并且提升可续保性。保障责任应该更充分,同时提升保险金额。
为了提高对这些特殊岗位工作人群的保障水平,中国精算师协会创始会员、资深精算师徐昱琛建议:一是灵活用工平台要做好信息披露,让外卖小哥能够通过平台或者保险公司采购到性价比较高的、与自身需求贴切的保险产品;二是保险公司对目前的保险产品供给做一些改进,围绕这些群体开发专属保险产品;三是保险公司要和灵活用工平台做好合作,从产品开发数据、产品销售,到后续的服务紧密结合,从而降低产品保费和销售费用,提高产品性价比;四是保险公司多利用科技手段来防范和降低这些人群的风险,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增强业务可持续性。
银行业保险业服务货运物流行业正在进行时
记者注意到,本轮疫情发生以来,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机构及时关注货运物流企业金融需求,支持货运物流保通保畅。
上海市青浦区是全国大型物流企业的总部所在地。3月份以来,在得知韵达、申通及圆通在日常运输、保障员工工资等方面的资金需求后,建设银行第一时间为企业制定融资方案。
从3月1日截至昨日记者发稿,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已累计为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提供信贷支持合计9.6亿元。
不久前,进出口银行上海分行为上海市冷链物流行业龙头企业上海郑明现代物流有限公司新增逾1亿元综合授信额度,其中近7000万元专项用于保障上海市抗疫物资和居民生活物资的物流运输流动资金使用。
在杜阳看来,前期银行业持续加大对包括货运物流企业在内的小微企业资金支持,成果显著。截至2021年末,六大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公司类贷款余额超过10万亿元,同比增速达12%,占公司类贷款余额的比例达20%。
此外,就银保监会本次提出的“引导保险公司积极发展货物运输保险、道路货物运输承运人责任保险等财险产品”,长安保险相关业务负责人第一时间对记者表示,公司将积极开发货物运输保险及道路货物运输承运人责任保险等产品,为更多特殊岗位人员提供风险保障。(张琼斯 韩宋辉)
编辑/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