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家泰养老王久慧:“基层”需要适合自己的“刚需”养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4-08 15:04

2016年12月底,家泰养老在北京天通苑开了第一家养老服务机构,定位失能、失智型老人的照料养护。

由于运营得当,天通苑家泰养老的床位供不应求。

2020年末,满足天通苑社区养老需求,从而打开了家泰的知名度。正逢北京顺义区市政府筹建“公办民营”养老照料中心招标。家泰养老通过招投标取得了顺义区养老照料中心的运营权,开启了全自营之外的、和政府合营养老机构的新模式。

截至目前,家泰养老在北京共有两家养老机构合计超过200张床位,分别坐落于昌平区与顺义区,建筑面积合计近万平方米,主要收住“失能失智”型老人数百人。

适合“工薪”、“基层”的“刚需”养老

家泰养老的运营公司是北京家泰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由前医药行业从业者周建忠创立于2016年,机构主要定位以收住失能、失智老人为主的专业养老照护和医疗康复为主。目前顺义区家泰养老的院长是有着二十余年服务及养老行业经验的王久慧。

养老是一个需要精耕细作的慢产业。成立近6年,家泰养老仅在北京、长春两地开设了3家养老机构。在此期间,除了专业、准确的切入“失能失智”型老人专业照护的赛道以外,家泰养老更多的时间在专注提升护理水平与管理标准。

2016年10月份,第一家家泰养老院——北京天通苑家泰养老院开业。由于“基层刚需养老”的定位,家泰养老的基础设置并不豪华但很温馨。天通苑家泰养老的建筑面积约2600平米,共设有床位100张,分设有单人间、双人间、三人间等,硬件方面的设置全面、基础、务实。

坐落于顺义区的家泰养老照料中心要疏阔的多。顺义区家泰养老照料中心位于马坡中晟馨苑小区东侧,照料中心是一个独立的院子,有两栋楼,建筑面积超过6000平米,设置床位123张,其中还有50张政府托底床位。

微信图片_20220408144728.jpg

微信图片_20220408144733.jpg

据王院长介绍,这50张床位主要用于收住政府供养保障对象、优抚服务保障对象。此外,就整个顺义区项目而言,也会优先收住顺义本地的高龄老人。

微信图片_20220408144744 (1).jpg

微信图片_20220408144739.jpg

微信图片_20220408144747.jpg据了解,目前天通苑家泰养老“失能失智”型老人的入住占比是90%,顺义区家泰养老针对顺义户口老人整体收费优惠15%。

除了收住人群方面,“便宜”也是家泰养老的一大特色。

在介绍中,王院长谈到实践中碰到很多子女关注给父母养老延伸出的“面子”、“身份”问题,但现实中除了其实很多人没有那么多“闲钱”以外,也有很多“即便子女有钱,很多老人其实也舍不得花的情况”。

此外,王院长认为养老产业最关键,也最普遍的问题还是在工薪阶层的“基层养老”问题。在王久慧看来,这部分人群的“养老问题”即是“服务”,也是“刚需”,这部分人群怎样养老才是国家目前最关心的问题。

二十多年服务业的经验让王院长的想法非常“接地气”,语言表达上也很直接。在是否应该将老人送到养老机构,送到什么样的养老机构,王久慧院长给出的建议也很透彻。

在具有较大社会争议的、“是否该将老人送到养老院”的问题上,王院长认为“送养老院的子女都是孝顺的”。多年养老服务让王院长深刻认识到,高龄老人和(半)失能失智老人的生活质量“其实非常低”,很多子女和父母出于社会评价的困扰而选择“家养”的出发点并不正确。相比之下,将这些老人送到养老院才能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

以“失能失智”型老人收住为主

养老事业上也有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阻力”。据王院长介绍,实践中其实也碰到很多老人自身不愿意住到养老院的情况,这方面主要是基于很多老人对于“养老院是人生最后一站”的认知偏差和心理恐惧。

子女方面的阻力则是“正反方”都有。据王院长介绍,现实中既有“孝顺子女”担心把父母送到养老院会被视为“不孝”;也有确实“不孝”的子女不仅拿着父母的低保,还为了省成本而不愿将父母送到“比家养成本更高”的养老院的情况。

王院长认为,年轻子女应该怎样给父母养老的问题需要意识上的引导。在她看来,需要“纠偏”的养老思维一是“居家养老的应该走进养老院”;二是“真正想养老的应该走进郊区”。王院长认为这两点是确保老人健康、经济养老的基本方向。

由于定位是“失能失智”型老人的刚需养老,且机构目前收住的老人确实存在大比例失能、半失能、高龄的情况,因此家泰养老目前的服务主要侧重于两方面:一是对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包括衣、食、浴、行、养、护、医等生活照料帮助方面的服务;二是通过专业的医疗辅助、理疗康复设备及24小时的医务室、周边120急救站、三甲医院绿色通道,为在住老人提供先进、安全、专业的养老服务。

事实上,除了失能失智,高龄的老年人都普遍面临着生活难以自理的困境。定时为这些老人送餐、翻身、洗澡、泡脚、理发、剪指甲、洗衣这些事情虽然看起来很微小,但其实非常必要,且仅凭少数家人在“家养”的环境中很难实现持续的精心照护。

据王院长介绍,家泰养老为失智老人特设了照护专区和活动训练空间,此外还和英国关爱惟士合作,为失智老人定制非药物干扰计划。王院长表示,家泰养老的经验证明了,通过提高干预,可以推迟失智老人的发病时间,减缓病情发展,极大程度的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

“管理效率”提高“服务水平”

有着二十余年服务及养老行业经验的王院长十分擅长养老院的运营管理。王院长在谈话中提到,自己从事合资酒店做了10余年管理,从一名服务员做到培训部经理,部门经理。40岁的时候她开了宣武区第一家家政月嫂公司,6年后正式进入公办民营养老机构做了9年自理型老人的总管。9年后王院长意识到护理型老人更需要专业人员的介入,于是转型到家泰养老服务。

这实际上是养老行业以外的人极难注意到的一点细节。王院长表示,班次的增多容易造成工作任务的积累和推诿。比方说涉及到一些老人的清洁、整理问题,在“三班倒”的情况下,非常容易在临班的雇工之间形成拖延、推诿。这当然会极大影响到老人的居住、生活体验,但实际上也是很多普通养老机构难以避免的“角落”。

王院长认为,养老机构拼的应该是服务,“班次”应该从需求决定。结合自身多年的酒店管理经验,王院长在管理中才能迅速发现问题,并极具创新意识的从变革管理方式开始,提高管理效率。

在王院长看来,家泰养老目前的优势就在于“个性化的服务和标准化的管理”。因为价格便宜,养老机构不可避免的要控制成本,但另一方面又不能“抠服务”,就需要把服务上能标准化的标准化,提高机构整体的管理效率。

家泰养老一个“管理提升服务”的表现是在“医养”上。王院长认为,养老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一定是“医养”结合。从“养老院距离医院近”到“医院介入到养老院”。目前,“医养”的痛点就是成本高,比如老年人日常需要更换的尿管、喂管等不能被医保覆盖。王院长认为,未来行业可以通过社区医院的推广、服务范围的扩大等方式逐渐解决这些问题。

至于家泰养老,机构则在与附近天通苑中医院、三甲医院合作的建立及管理上下足了功夫。据王院长介绍,从家泰养老天通苑店到最近的医院“最快5分钟”,很多时候还可以实现“天通中医院社区科上门服务”。问到秘诀,王院长表示除了机构与医院在物理距离上的近,另一方面 “也少不了平时关系的维护”,需要密切机构与周边医院及急救通道的联系。仅凭职业化很难把养老做好,在王院长看来,“养老是一个需要情怀的产业”。

文/金仁甫

编辑/范辉

相关阅读
为老人推荐合适的养老院 武汉兴起养老经纪人
武汉晚报 2024-09-23
养老是一门好生意吗?多家养老机构谈运营 社区养老靠政府补贴 高端园开七年才止损
南方都市报 2024-08-30
国内首届养老服务管理专业本科生毕业 “订单式”专才亟需“入市”
解放日报 2024-06-28
北京市养老机构行业发展报告发布 全市养老机构平均入住率约45%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0
养老院医院一墙之隔,这地医养结合有新探索
人民日报 2024-05-31
打造“从入院到离院”的全周期服务体系 上海已建36家智慧养老院
解放日报 2024-02-19
老人在养老院摔倒后 被家属接到家中后死亡 养老院被判担责20%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15
探访新疆兵团基层养老院:康养娱乐主导 细微处呵护
中国新闻网 2023-02-0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