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驱使我们走过了四次工业革命,人类文明正在被科学家的创新精神和企业家的冒险精神所塑造。太空技术能否引领第五次工业技术革命?我们是否正在迎来一个新的太空时代?《第五次工业革命:太空技术引发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下简称《第五次工业革命》)对这些问题作出了启发性和前瞻性的探讨。每一个仰望星空的人,都会跟随这本书深思和兴奋。
3月18日,在美国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基地,这个世界最大的航天发射场,同时竖立着两个重要的火箭,它们正在进行测试。其中一个火箭是美国宇航局组织开发的“太空发射系统”,将用于阿尔忒弥斯计划,进行载人登陆月球任务。还有一个是SpaceX公司的星舰-超重型运载火箭,计划用于登陆月球,甚至登陆火星。接下来几年,人类将重返月球,但与阿波罗时代不同的是,新的力量出现了。以SpaceX为代表的民营企业,采用新的模式,开启了太空工业的新航天时代。这些“传奇”,大大激发了企业家精神,打通了投资—产品和服务—新投资循环。其扁平化的管理模式,极致模块化的产品设计,可重复使用、低成本的产品思路,开启了新的太空时代。
如今,全世界有近100种运载火箭,有近千家太空企业,制造各种各样的太空飞行器。在中国,也已经有近百家民营航天公司。是他们,和传统的、政府主导的航天企业一起,推动和引领了新的航天时代。2021年,中国进行了55次火箭发射,发射次数位居世界第一,美国发射了51次。我们的三名宇航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我们自己建造的天宫空间站上,进行持续180天的太空微重力生存。2022年,中国将发射问天号和梦天号两个科学实验舱,完成天宫空间站的全面建设,开展太空微重力条件下的科学实验。科学家将借助这些科学实验,探索未知,一方面让我们更好地适应太空环境,另一方面,也将用这些空间实验带来的科学知识,改善我们的地球生活。全面建成的天宫空间站,将成为夜空中一颗明亮的星,在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夜空,都可以用我们的肉眼,看到它闪耀的光芒。
美国通过旅行者1号和2号探测器,向宇宙深空发射了人类的信息。信息刻录在一张30厘米直径的铜质圆盘上,包含115张图像及声音信息,以不同的方式记录了地球上的生命是什么样的,还记录了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中国也在为类似的太空航行做准备,计划飞越木星、土星,探测外太阳系;我们也在发展载人登月火箭技术,在月球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正准备从火星上取回火星土壤样本。不仅如此,中国也开始了行星防御计划,研究如何偏转可能撞击地球的小行星,避免像恐龙一样的命运。
新航天开辟了新领域、新市场,在原来的市场之外得到了新的收入来源,不再单独依靠政府投入,建立了新的经济循环,从而引领航天技术革命。除了SpaceX外,维珍银河和蓝色起源也都从事商业载人航天项目。维珍银河到目前为止,预售出600多张太空旅游船票,单张价格20万—25万美元。维珍银河是完全独立的、市场化发展的纯私人公司,2019年在纽约交易所上市,成为全球首家上市的商业载人航天公司。
2021年9月,SpaceX“灵感4号”将4位普通人送入了太空。这是人类第一次在没有职业宇航员参与的情况下进入宇宙的探险。这次历史性的飞行代表着人类太空旅行进化的下一个阶段,标志着人类进入宇宙的途径,已经独立于政府投资支持的太空机构。宇宙的大门向普通人敞开了!当人们进入太空,来到月球,看到地球在月面上“升起”的美景。那一刻,人们更多想到的,应该是如何让人类的文化、文明延续下去。
《第五次工业革命》告诉我们,太空技术将引领我们探索外太空,开始计划未来的太空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地球不值得保护。恰好相反,对太空的探索将督促我们更好地保护地球家园。科学家正与拥抱探险精神的企业家通力合作,政府正为越来越多的太空计划投入资金——根据作者的观点,这一切并非巧合,我们正在经历一场太空技术引领的工业革命。太空工业将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普通人将不断地进入太空。
作者与几十位西方航天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人类为什么选择探索太空?各国在太空领域都做了什么?未来的太空工业出现了哪些端倪?太空基础设施、地月空间开发、太空制造、太空旅游未来会怎样发展?人类将如何登陆火星?对于这一系列问题,相信读者都能从书中得到启迪。正如《三体》作者刘慈欣所说,人类的未来有无限可能,在这无数可能的未来中,不管地球达到了怎样的繁荣,那些没有太空航行的未来都是暗淡的。
文/周炳红(中国航天科普大使、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
来源/解放日报
编辑/贺梦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