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成都商报》报道,今年是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人民医院副院长陈玮将急救推广提上两会的第5年。陈玮建议,将心肺复苏纳入重点岗位人员的必备技能之一,使他们身处急救现场时能及时发挥重要作用。
急救专业性较强,既要求相关人员具备对伤害与疾病的判别能力和正确处置能力,还要求其注意到相关操作的技术性、规范性。让每个人像医生或专业急救人员一样具有相应知识与技能,并不现实。成熟的急救其实是体系化、层级化的——市民参与、公益救助与院前急救有序衔接,才可能实现急救速度与效率的最大化。
推动急救的普及,一方面要强化急救资源的可及性,包括急救设施、专业人员、急救志愿服务在人流密集公共场所配置的普及率,如除颤仪、急救包等,在机场、码头等公共场所都应是标配。实践证明,运用设备辅助不但可以降低人工操作技术准入门槛,还能大幅度提高效率和可靠性,比如AED(自动体外除颤器)近几年在公共场所有效普及和推广后,挽救了不少生命。
另一方面是强化急救技术的分层普及。对普通市民来说,推动急救常识的普及、让更多公众能够正确判别常见伤害与疾病并能够适当应对,是相关工作的重点,如及时让受伤害的人远离伤害环境、及时报警求助、采取措施防止伤害扩大等。
而之于急救实务,则要重点培育和壮大公共场所专兼职急救人员和急救公益志愿队伍,提高他们在人群、场所中的均衡分布率,使其在他人需要急救时第一时间提供专业的帮助,为医疗急救的介入赢得时间。
因此,提出将心肺复苏纳入重点岗位人员的必备技能之一是有现实针对性的,也是实现“急救藏能于场所”的路径之一。除了需要重视员工的急救技能培训外,相关部门也应加强指导和扶持,为公众提供专业权威的技能培训,引导和鼓励医疗机构、公益机构联系重点场所,提供急救技术公益服务。
多条腿走路之下,公众的生命一定能获得更好的呵护。
文/木须虫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