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月16日,今年以来开始发行且目前已经发行结束的共有99只基金,总合并发行份额为861.26亿份,平均每只基金的合并发行份额为8.7亿份。
2月12日,中银证券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宣告发行失败。
这是2022年首只发行失败的基金。
根据公告,中银证券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于2021年11月12日开始募集,截至2022年2月11日止,该基金的募集期限届满,未能满足其《基金合同》规定的基金备案的条件。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2022年公募基金的发行热度已经有所降低。年初市场最为期待的“开门红”窗口,也没有如预期中出现。
截至2月16日,今年以来开始发行且目前已经发行结束的共有99只基金,总合并发行份额为861.26亿份,平均每只基金的合并发行份额为8.7亿份。
除了总体发行规模下行之外,也没有出现规模百亿的爆款基金或者需要比例配售、被疯抢的情形,相较前两年的盛况市场已经冷淡许多。
年内首只发行失败的公募基金
中银证券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跟踪的是国证新能源车电池指数。
Wind数据显示,国证新能源车电池指数今年以来截至2月16日的跌幅为11.64%。
而自2021年11月30日达到高点之后,国证新能源车电池指数开始一路震荡下行。
国证新能源车电池指数的成分股中,今年以来截至2月16日跌幅最大的为亿纬锂能,跌幅超过27%;其次则是三花智控,跌幅也超过25%。
作为一只主题ETF,在当前市场新能源板块波动之时,自然难免受到影响。
“一方面是新能源赛道剧烈调整导致主题产品募集难,另一方面也有同质化产品竞争激烈的问题。”一家大型公募基金人士受访认为。
值得注意的是,中银证券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是中银国际证券布局的第一只主题ETF产品。
Wind数据显示,中银国际证券旗下目前共有39只基金,最新基金资产规模为1256.85亿元,旗下共有13位基金经理。
在公募机构的ETF布局竞争中,宽基ETF早已是巨头们的天下,竞争格局难以打破,因而更多的基金公司将目光瞄准了细分主题ETF,以期取得先发优势。
2020年开始,中银国际证券开始布局ETF产品线。2020年4月30日,中银证券中证500ETF成立,2020年9月29日,中银证券创业板ETF 成立。
两只基金最新规模分别为0.64亿和0.33亿元。
中银证券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的拟任基金经理为计伟和张艺敏,两位基金经理同时也是中银证券中证500ETF和中银证券创业板ETF的基金经理。
目前来看,全市场跟踪国证新能源车电池指数的ETF共计有5只,分别为广发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工银瑞信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景顺长城国证新能电池ETF、兴银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建信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
除了今年1月7日刚刚成立的建信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之外,其余4只基金均在去年已经成立。而去年11月即开始发行的中银证券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则并未能成立。
从规模来看,目前广发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的规模最大。
Wind数据显示,其2月17日的最新规模为18.06亿元。其余4只ETF的规模均不超过10亿元,规模最小的是建信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2月17日规模只有1.14亿元。
降温的基金发行
事实上,整体来说今年以来公募基金的发行情况就相对平淡。
开年以来截至目前总合并发行份额861.26亿份的数据,已经远远小于去年同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据Wind数据梳理,自2021年初至2021年2月16日开始发行且已经发行结束的共有172只基金,总合并发行份额为6393亿份。
与此同时,大批新发基金宣布延长募集期。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今年以来已经有30只基金公告延长募集期。
2月16日,华安基金就公告称,华安品质领先混合基金原定募集期为2022年1月26日至2022年2月18日,为更充分满足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将本基金的募集日期延长至2022年3月4日。
事实上,这30只基金中不乏头部基金公司旗下的产品。
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汇添富基金、富国基金、博时基金、招商基金等多家排名前十位的公募基金旗下均有基金宣告延长募集期。
而在2月12日,中银证券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宣告发行失败后,2月17日,同泰同享混合基金也宣告募集失败。
而早在今年1月,同泰同享已经公告延长募集期一个月,然而,最终仍然未能募集成功。
同泰同享于2021年11月15日开始募集,原定募集截止日期为2022年1月14日,在延期一个月后,截至2022年2月15日,该基金的募集期限届满。
值得一提的是,同泰同享是一只偏债混合型基金,也就是当前市场比较火热的“固收+”基金。
热门产品也未能成功发行,这或更多由于基金公司自身原因。
整体来看,2021年全市场“固收+”基金(包括偏债混合型基金、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总规模达到2.11万亿元。相较2020年的规模,增长了1.11万亿元,增幅达到111%。
赛道基金引发争议
事实上,一些热门赛道在过去两年里表现突出因而相关基金也被投资者追捧,随着近期出现回调,相关基金的业绩受到质疑,这也引发了市场关于赛道型基金的争议。
“不是说赛道基金不好,而是部分基金经理的持仓过于集中,这种现象导致基金波动加大,而投资者又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华南一家公募基金人士认为。
“对于基金经理而言,只要他的投资行为符合法律监管的规定,符合基金合同的约束,哪怕弹性很高,实际上也无可厚非。”前述公募基金人士表示,“但关键的问题在于基金公司在宣传推介这只产品的时候,有没有给大家讲明白这是一只高弹性的产品,在列明业绩收益的时候,有没有同时说明产品有可能面临的回撤风险;问题在于销售渠道有没有充分理解这只产品的特性,是否推荐给了合适的人。”
近日,汇添富基金总经理张晖也在2022年新春寄语中指出了这种投资极端化的现象。
张晖表示,从投资端来说,行业中出现一些基金经理投资极端化、集中化的苗头,即重仓押注某一板块,违背了均衡配置、分散风险的投资组合管理的基本原理。某些基金经理极端投资某一板块,博取短期业绩排名,规模从很小快速增长到一二百亿元的“成名”故事,影响着基金经理们。
张晖认为,正好中国经济处于结构性转型时期,行业分层加快,市场阶段性表现出很好的结构性行情。从投资行为来看,这些基金的换手率奇高,真正做长期投资的少,做投机的多。
“从产品端来说,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主题基金或行业基金。特别是指数基金中,出现了很多极为细分的行业主题基金。这些基金打着当下被大众追捧的主题,具备很好的流量效应,短期业绩也有不错的表现,但忽视了指数的市场容量和长期投资价值,其结果往往是吸引普通投资者参与了波动性很大的行业主题性投机。”张晖指出。(姜诗蔷)
编辑/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