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华、百时美施贵宝、吉利德科学、赛诺菲等跨国药企近期陆续公布2021年业绩。从数据上看,各企业临床和药物上市的节奏正在逐步恢复,与疫情直接相关的疫苗、药物也不断进入商业化阶段,成为拉动业绩的新的强劲增长点。
其中,辉瑞凭借其在新冠疫苗上的突出表现,以812.88亿美元的营收、95%的同比增幅领跑跨国药企。强生则凭借其制药业务及消费者保健业务的齐头并进,成为营收规模最大的跨国药企(总收入937.75亿美元,同比增长13.6%)。另外,艾伯维的核心品种“阿达木单抗”2021年在全球范围收入超200亿美元,堪称“单品销售之王”。
部分跨国药企2021年营收情况
头部药企收入均实现增长
从业绩表现来看,2020年全球医药Top10企业在2021年全部取得收入增长。
因新冠mRNA疫苗,辉瑞的业绩增长幅度最大。公司财报显示,新冠疫苗Comirnaty(BNT162b2)2021年销售收入达367.8亿美元;口服新冠药物Paxlovid于2021年12月23日获得FDA紧急使用授权,1周销售收入达7600万美元。公司预测Paxlovid在2022年收入约220亿美元,Comirnaty收入预期则提高至320亿美元。
作为辉瑞最主要的竞争对手,默沙东2021年的业绩增长同样可观。2021年,默沙东实现营收487亿美元,同比增长17%。Molnupiravir作为全球备受关注的口服新冠药之一,已经获得多个国家的紧急授权/批准。默沙东在财报中透露,公司将向超过25个国家/地区运送超过400万个疗程,其中包括向美国政府提供的约300万个疗程。此外,默沙东还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达成长期供应协议,将在2022年上半年提供超过300万个疗程的Molnupiravir。
罗氏则因Avastin和Herceptin、Rituxan持续遭受生物类似药的冲击而导致增速下滑。2021年,罗氏总收入达628.01亿瑞士法郎,同比增长9.3%。相较其制药业务,罗氏诊断业务因基础业务的强劲增长和市场对新冠检测的持续高需求,收入上涨29%,表现亮眼。
诺华集团2021年净销售收入达到516.26亿美元,同比增长6%。其中,中国市场销售收入30.52亿美元,同比增长18%,占到了诺华全球总收入的6%。具体品种上,Cosentyx和心衰新药Entresto合计贡献82.66亿美元,成为驱动诺华业绩增长的最关键药物。集团旗下有14款产品销售业绩迈入“10亿美元俱乐部”。
GSK在2021年取得了341.14亿英镑的营收,同比增长5%。GSK财报透露,其消费者保健业务的分拆将于2022年中期完成,届时GSK将正式开启一个新的增长时代。
赛诺菲2021年的净收入为377.61亿欧元,同比增长7.1 %。从产品所属领域来看,赛诺菲布局的领域比较分散,其超10亿美元的重磅产品涉及免疫炎症的Dupixent、糖尿病领域的来得时、神经方向的特立氟胺、罕见病方向以及两款疫苗。
BMS在2021年全年营收463.85亿美元,同比增长9%。公司首席执行官Giovanni Caforio在JPM大会上透露,公司未来3年将产生450亿美元至500亿美元的自由现金流被用于产品管线的拓展。
在华业务剥离非核心业务
中国市场在过去几十年间一直是跨国药企快速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竞争环境的变化,准入政策的调整,以及本地竞争对手的挑战,跨国公司持续在华调整其发展战略以保持竞争优势。
2021年3月,辉瑞决定停止在中国生产生物仿制药,并卖掉了建成使用不到3年的杭州生物制药生产基地;武田直接剥离了中国大陆的5个产品线,包括抗高血压注射剂“亚宁定”等心血管和代谢领域药品;罗氏将3款曾经卖得很好的产品在中国大陆地区市场推广权授予他人,中国FMI团队也计划于年底解散;礼来1.7亿美元出售希爱力品牌在中国大陆市场的权利;GSK则注销了《药品经营许可证》,不再负责任何进口药品代理和投标工作……
除了将资产与产品的剥离外,还有一批药品也退出中国市场。2021年5月,国家药监局公布的283个注销批文药品中,包括艾伯维的维健乐和易奇瑞、强生的力洛、优时比的开浦兰、默沙东的捷诺维等药品。
此外,在2021年,包括赛诺菲、诺和诺德、阿斯利康、欧加隆等多家跨国药企都曾发生裁员事件,更有不少企业进行了架构调整。其中,阿斯利康不仅有7位重要高管离职,而且多个业务部门被拆分合并。另外,阿斯利康还成立了罕见病业务部、全渠道事业部。
记者注意到,2021年进行架构调整的跨国药企还有安斯泰来、赛诺菲、晖致等。
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解读称,对于大多数跨国药企而言,调整战略布局其实是为了剥离非核心业务,更加聚焦发展。
来源/上海证券报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