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的近2000名志愿者已全部入驻延庆驻地酒店。随着工作、生活逐步开展,陆续入驻的高校赛会志愿者们对酒店设置的内外环管理措施“惊叹不已”。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因志愿者服务场馆和设施分为低风险区和高风险区,相应的驻地酒店也进行了分区管理,分为环内和环外,实现人员、物品无交织管理。
据北京团市委延庆赛区志愿者驻地住宿服务保障专班统计,延庆赛区共有志愿者1900多名,其中1700多名志愿者住宿在志愿者驻地——快乐假日大酒店,其中环内1300多人,环外300多人,其余志愿者分别住在燕春酒店等多家住宿设施。从1月22日第一批志愿者入驻,到1月28日,最后一批志愿者入驻,快乐假日大酒店已入驻志愿者1600多人。
“冬奥盛事,防疫先行”。为了做好近2000名志愿者的安全保障,医疗防疫组是驻店保障小组最早进驻的小组,从去年12月份开始,就开始对驻地酒店的内外环分区、走行流线、餐饮流线、物资保障流线等进行设计。
1月28日,北京青年报记者对驻店保障小组医疗防疫组组长王卓凡进行了专访,她向记者揭秘了延庆驻地“防疫全攻略”和特色做法。
内外环流线完全分开 “破环”几无可能
1月23日开始,作为驻地记者,北青报记者率先感受了环内、环外分区的巧妙设计。
由于记者入驻的区域为酒店环外,按照政策要求,是无法进入环内的。当记者询问“怎么走才能避免走进环内的时候”,北京团市委延庆赛区志愿者驻地住宿服务保障专班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你就大胆地走,随便逛,只要能走到的地方都可以走,在所有环内环外的交接区均有挡板或者围栏,不可能走进环内。”
北青报记者探访发现,按照目前的流线设计,驻地酒店共有5栋楼,其中环内有3栋楼,环外有2栋楼,其中交叉区均用挡板进行隔离,完全没有交叉的可能性。比如,3号楼和4号楼分属于环外和环内,即使楼间距不过50米,两边的同学也是“只能看见”。
而综合楼承担着志愿者的生活功能。无论是环内还是环外,志愿者的学习、就餐、购物都能在综合楼进行。驻店保障小组组长医疗防疫组组长王卓凡介绍,为了确保环内和环外流线完全分开,防疫组在志愿者进驻前,就多次对酒店进行了调研。
“酒店有两个门,一个是正门,一个是此前后厨使用的小门。为了避免环内环外出现交叉情况,我们将小门改为环外志愿者通过的门,而大门供人数更多的环内志愿者使用。”王卓凡指着环外的小门介绍。
由于酒店一共有三层,有餐厅、超市、理发室等功能性房间,为了区分内外环,酒店在相应楼层的楼梯处分别设置了隔离门,这样环内和环外的志愿者就完全分开了。
环外志愿者使用的空间处于酒店二层。同样,处于环外的驻地记者在二层,能看到一层的志愿者忙忙碌碌地进出酒店大堂和在一层超市购买日用品的情况。如果大喊一声,在一层的志愿者还能听到你说话呢,实现“相闻不想见”的防疫特殊局面。
设置四个转换区为环内运送物资
在疫情防控阶段,如何为近2000名志愿者运送物资和食材、食品成为一大难题。
王卓凡介绍,在志愿者入驻前,各个高校都运送了大量物资。为了确保物资顺利进入,防疫组一共设计了四个缓冲区。
第一道缓冲区为社会面和驻地酒店的缓冲区,“运送物资的司机不能进入酒店,将物资卸到门口后,我们会有专人进行消杀,再送到环外区域。”
第二道缓冲区是物资从酒店门口运送到环外交接区,消杀之后再送到具体区域。
第三道缓冲区是内外环之间的缓冲区,王卓凡说,为了确保安全,医疗防疫组专门培训了两个酒店工作人员,教会他们穿防护服和各类消杀技巧,负责运送物资。“因为运送的物资实在是太沉了,比如液化石油气罐每个150斤,所以需要专人干体力活运送,我们就培训了他们全套防疫需要注意的事项。”王卓凡笑着说。
第四道缓冲区是后厨专用通道,由于驻地酒店位于延庆山里,食材等物资会从山的另一侧送进来,在“通过吼的方式”告知驻地酒店食材已经送到,此后驻地食品安全组和酒店工作人员会过来领取食材。
自行设计内外环“餐食转换柜”
除了上述缓冲区,还有一个非常具有特色的“餐食转换柜”。
1月28日,北青报记者在戴好帽子、做好防护后,随着驻店小组医疗防疫组和驻店小组食品安全组工作人员进入后厨,发现了这个神奇的“餐食转换柜”。
驻地酒店延庆快乐大酒店总经理潘玉峰介绍,因防疫要求,后厨和厨师们都处在环外,环内并没有厨师做饭。那么,环外的餐食如何送进环内呢?
王卓凡拿出一份设计稿告诉北青报记者,经过和市场监管局的工作人员反复沟通,她自行设计了一个“餐食转换柜”,实现内环外人员无交织。
北青报记者在后厨看到,“餐食转换柜”顶天立地,将后厨空间天然分离,环外厨师在做好饭后,打开环外的柜门,将食盘放到柜子里,关门告知环内侧守着的服务人员取餐,环内人员打开环内这侧的柜门后再取餐。
为了确保安全,柜子侧上方还设计了紫外线消毒灯,随时进行消毒。通过“餐食转换柜”,环外餐食可以无接触地送到环内区域。
打通就医绿色通道 实现专车运送患者
除了防疫,王卓凡还负责驻地酒店的医疗保障工作,对相关人员进行健康监测,监测内容包含体温、腹泻、黄疸、皮疹、结膜红肿、呕吐、干咳、乏力等,如出现这些情况须进行上报,并及时对其诊疗情况进行追踪。
在驻地酒店,设有专门的医护室并配置必备的常用医疗物资和药品,工作时间方面,由医护人员提供24小时服务,满足志愿者的不时之需。如果遇到医护室无法解决的问题,通过绿色通道将志愿者及时送医。
“比如此前我们出现过志愿者手划伤需要打破伤风针的情况,这就需要专车进行转运。与将志愿者送到场馆一样,志愿者就医也完全实现了专车运送,内外环分区,不交叉,这样接受治疗的志愿者在病愈后还可以归来。”王卓凡说。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洋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洋
编辑/李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