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国新办就2021年商务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商务部综合司司长郭婷婷表示,2021年商务运行稳中向好、好于预期,外贸、外资、消费规模和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占比创四个历史新高,多双边合作取得重大突破,实现“十四五”商务发展良好开局,为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2021年,全年货物进出口39.1万亿元,增长21.4%,其中出口增长21.2%,进口增长21.5%,成为经济运行中的一大亮点。全年实际使用外资首次突破万亿,达到1.1万亿元,增长14.9%,新设外资企业4.8万家,增长23.5%,实现引资规模和质量“双提升”。
叠加近期疫情反复、全球系统性风险上升、国际供应链加速重构以及全球供应链紊乱等问题,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表示,在去年6.05万亿美元规模、30%高速增长的基数之上,今年外贸形势十分严峻,稳增长的困难和压力前所未有。商务部确定2022年为“外贸巩固提升年”,着重提高中国外贸的综合竞争力。
同样,2022年稳外资工作也面临较大压力。联合国贸发会议预计,今年全球跨国投资难以再实现快速增长。
在外贸方面,2021年的中国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商务部确定2022年为“外贸巩固提升年” 视觉中国
2022年为“外贸巩固提升年”
在外贸方面,2021年的中国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商务部确定2022年为“外贸巩固提升年”。
2021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9.1万亿元,同比增长21.4%。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拉动全年GDP增长1.7个百分点,贡献率达20.9%。全年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达到56.7万家,直接和间接带动就业1.8亿人。
但外贸亮眼成绩的背后,仍有诸多严峻的挑战。李兴乾表示,在去年6.05万亿美元规模、30%高速增长的基数之上,今年外贸形势十分严峻,稳增长的困难和压力前所未有。
李兴乾介绍,从需求角度来看,一是疫情反复迟滞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二是复苏不均衡导致全球系统性风险在上升。从供给角度来看,一是国际供应链加速重构,发达经济体片面追求产业回归,正在分化市场,降低全球资源配置效率;二是全球供应链紊乱和瓶颈效应短期内难以彻底缓解。
联合国最新发布的报告预计全球经济增长将由2021年的5.5%放缓至今年的4%。世贸组织预计全球货物贸易的增速将由2021年的10.8%放缓至4.7%。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考虑到上年基数较低等因素,单一年份大幅增长并不意味着中国外贸发展从此“一路坦途”。2021年,中国外贸增长仍有显著的恢复性特征。展望2022年,散发新冠肺炎疫情、海运价格上涨等风险仍存,世界经济复苏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外贸企业在新的一年里留住订单、稳住市场,面临诸多挑战。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分析,考虑到全球疫情有望趋缓,高基数等方面影响,我国外贸可能会向常态回归,但仍有望维持在较高景气间、韧性足;主要是全球防疫形势依然严峻,全球供应链修复,关键零部件供给恢复,航运物流畅通有个过程,全球经济仍需要中国工业体系支持。
从当前面临的形势出发,商务部确定2022年为“外贸巩固提升年”,着重提高中国外贸的综合竞争力。
白明认为,“外贸巩固提升年”这一新提法体现了我国外贸“攻守兼备”的特性。巩固即维持2021年外贸规模并保持稳定增长,提升则是指提升外贸质量,包括优化货物贸易结构、创新发展服务贸易、加快发展贸易新业态等方面。
周茂华表示,新提法体现了我国外贸稳中有进的工作基调,未来我国将进一步推动外贸内外一体化发展,纾困政策精准支持,鼓励外贸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努力巩固已取得的外贸成果,并进一步提升外贸发展质量。
李兴乾指出,中国外贸产业基础雄厚,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2022年,商务部将具体实施跨周期调节稳外贸、市场多元化、外贸供应链畅通以及外贸创新提质等四项行动。
周茂华分析,从近几个月主要经济体制造业PMI指数与海外疫情情况看,海外对国内出口需求仍偏强;加之国内外贸结构优化与质量提升,预计一季度外贸有望平稳至略强。
2022年全球跨国投资难以再实现快速增长
2021年,我国吸收外资以人民币计首次突破万亿,达到11493.6亿元,增长14.9%。21个自贸试验区吸收外资增长19%,海南自贸港引资实现翻番。
周茂华表示,近年来,我国经济经受住全球复杂环境的考验,经济保持扩张,规模体量持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资本市场质量与效率不断提升,随着国内持续深化改革,稳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国内经济与市场发展前景可期,全球“聪明钱”将趋势性流入,共同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红利。
2021年12月,中国进一步压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放开汽车制造业外资股比限制,实现自贸试验区制造业限制“清零”。
白明指出,新版外资负面清单是中国扩大开放的既定方针,充分履行了我国对外的承诺。新版负面清单的进一步缩减也将帮助我国更好地进行信息化建设,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发展机遇。
与外贸一样,2022年稳外资工作也面临较大挑战。
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司长陈春江介绍,联合国贸发会议预计,今年全球跨国投资难以再实现快速增长。国际产业链重构呈现近岸化、本土化、区域化特点,各国引资竞争愈演愈烈。全球疫情继续影响跨境招商引资活动开展。同时,国内企业还面临劳动力、土地、原材料等价格上涨的压力。
针对2022年稳外资工作,白明指出,首先应该进一步压减负面清单,还未开放的行业可以尝试部分开放;其次,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比如在“企业退出”等我国的弱项上;此外,进一步完善外资方面的法律法规;最后,作为我国深化改革先行先试的“试验田”,自贸试验区、经开区等应进一步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勇于探索创新。
陈春江在会上进一步表示,尽管面临各种挑战,但我国有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的良好基础,有产业配套齐全、基础设施完善、人力资源丰富等有利条件,有超大规模市场对外资的强大吸引力,外商在华投资总体预期良好。
周茂华认为,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与巨大市场发展潜力将吸引全球资本流入;另一方面,中国加入RCEP将降低要素流动的障碍,促进区域外贸、投资发展,激发企业等微观主体活力,也有助于我国吸引外资。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