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不断得到重视。据媒体报道,在北京前门大栅栏、南锣鼓巷、798艺术街区等特色街区,各式各样的非遗工坊不断“上新”。曾经留存于博物馆、文献典籍中的传统技艺和传统民俗,添加DIY元素后,成了追求娱乐多元化、愿意尝鲜的年轻人触手可及的“新奇体验”。
应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创意工坊等形式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是利好之事。“双减”下的第一个寒假,家长们不再疲于带着孩子奔走于各类培训班,有了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亲子时间,非遗工坊便成了理想的“遛娃胜地”。非遗工坊不仅为亲子活动提供了创意空间,还能让孩子们在体验手工制作过程中提升动手能力,加深对非遗资源的了解,也为开展美育和劳动教育创造了有利条件。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有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共计42项,总数位居世界第一。据文旅部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近87万项。非遗工坊的实践有利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心中扎根,播下民族自信的种子。因此,创新传承路径,让青少年在非遗传承中感知美育的力量,在工艺制作中体验多样化的劳动教育,需要众多非遗传承人和教育者不断探索。
让非遗传承成为青少年美育和劳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的持续支持与引导。日前,文旅部、人社部和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发布的《关于持续推动非遗工坊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中指出,将建立非遗工坊产品目录,将目录产品纳入文化消费范围,嵌入各类消费场所;鼓励非遗工坊深入挖掘本地区文化内涵,生产特色传统手工艺产品;鼓励在A级旅游景区、历史文化街区等场所,为非遗工坊进景区、进街区等搭建制作体验和销售平台提供支持。
政府部门在为非遗传承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支撑的同时,还要加大宣传力度,为美育、劳动教育提供源头活水。非遗传承的有序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工程,需要持续发力,这样才能对青少年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五育”并举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而优化非遗传承路径可以为美育和劳动教育开拓新的思路。
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的见证,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教育价值和审美价值。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可以涵养青少年的审美情趣、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在工艺技能的学习和实践中培养动手能力。因此,相关部门还需深入调研,整合出适合青少年参与的活动项目,为深入开展美育和劳动教育搭建桥梁。
非遗传承还需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丰富参与形式。随着我国不断重视非遗传承,多地校园已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段,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然而,非遗传承不能仅仅依托于学校,还需要非遗传承人与相关社会组织机构协同,不断开拓新渠道、创新新方式、打造新空间。开发特色街区和博物馆资源是激活城市文化资源、促进非遗传承的有效举措,值得称赞。在保持原有开发形式的基础上,还可以利用新技术积极开拓虚拟空间,打通线上线下参与形式,将激发文化继承与创新的视野放宽到新的空间领域,依托先进数字媒体技术提高青少年的参与度,设计适合不同年龄段孩子参与的活动形式。
非遗传承对于青少年美育和劳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但还需政府、社会、非遗传承人协同发力。只有将非遗传承融入生活,转化为参与度高、操作性强的日常文化资源,才能真正为青少年的生活添彩。
文/记者 张湘怡
编辑/崔毅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