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教育厅发布通知指出,全省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增量再创新高,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为此,河北要求省内各高校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千方百计开拓就业岗位,强化就业指导服务,完善就业统计发布机制,持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受疫情等因素影响,用人单位需求比前几年有一定幅度缩减,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招聘意愿同比下滑。”河北师范大学就业创业中心主任黄学兵说,针对2022届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困难,该校各学院根据毕业生求职意向、求职心态和服务需求等方面,做了数据分析并制定了工作方案。
黄学兵介绍,为加强就业平台建设,河北师范大学打造校院两级众创空间平台群,实现紧扣学科专业特色的“一院一品”平台建设,组建师生创新创业共同体,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同时,河北师范大学深化校企校地合作,强化就业联动工作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广大校友的联系,将产学研和就业实习有机融合,广泛建立就业实习基地并签订协议。
河北省教育厅在通知中指出,推动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改革,优化学科专业设置,重点布局社会需求强、就业前景广、人才缺口大的学科专业,对就业率过低、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学科专业要及时调整。近几年,衡水学院在建立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联动机制方面,做出了有效探索。“我们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市场反馈实时指导教育教学改革,实现了招生、培养和就业的良性互动。”衡水学院党委书记王守忠告诉记者。
据介绍,衡水学院通过开展衡水市小学教育免费师范生培养、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和神州智造合作、财务管理专业与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等形式,探索校企共建专业、校企地多元育人机制。
王守忠表示,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衡水学院每年都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修订教学大纲,专业实践课程学分占比超过30%,推动学校与社会相关部门合作,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组团开展咨询服务
新年刚过,上海静安区汉中路上的上海青少年活动中心里就热闹了起来。在这里举办的第一届全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联合招聘会吸引了众多求职者,现场30余家企业提供了800多个职位,最高月薪达3万元,不少离校未就业大学生在开年第一场专场招聘会上找到了心仪的工作。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更好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上海市、区两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推出各类就业服务,畅通各区招聘渠道,组织各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根据区域特色,有序开展专项求职招聘活动,为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搭建更加便捷高效的求职招聘“双向”通道。
“对于在静安区离校未就业的大学生,我们采用‘1+2+X’的服务原则,即对1位需要服务的大学生,配备2名职业指导师,再加上特邀就业志愿服务团队的就业服务模式。”静安区人社局就业促进科科长葛幸蔼表示,两名职业指导师分工明确,一位侧重传授面试、投简历的技巧,另一位负责推荐合适的岗位。如果仍不能解决就业难题,就由静安区17家企业组成就业联盟的专家团队继续帮扶咨询。
“2022年应届大学生就业可能会面临更大压力。”华东理工大学就业中心主任郑东表示,从就业环境看,新冠肺炎疫情对今年的就业市场造成的影响仍然存在,部分行业特别是应届生就业较为集中的第三产业受冲击较大,岗位需求数量并未完全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从市场需求看,政策性岗位已出现饱和态势,市场性岗位仍有待进一步开拓。部分传统产业迭代升级节奏加快,一些从前吸纳毕业生较多的行业如教育培训、房地产等在当前政策环境下面临转型调整。
“通过调研发现,2022届应届生就业选择更加多元,深造意愿日益高涨,就业期待值越来越高,但也存在着求职积极性减弱、‘不就业’‘慢就业’现象突出等问题。”对此,郑东介绍了华东理工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举措。比如,进一步挖掘市场性岗位,积极举办重点单位专场、地区专场、行业专场招聘会,争取全年岗位供需比超过6∶1;精准实施毕业生分类指导,面向求职、升学、考公务员等不同目标毕业生群体开设相关能力提升课程、提供支持服务;积极开展校地、校企人才供需合作,建立全国范围的“朋友圈”“单位群”,加强校际合作,联合外省市兄弟高校共同举办区域性、行业性、联盟性的招聘活动,保障就业渠道畅通。
加强劳动力市场供需对接
日前,云南省昆明市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28条实施意见,其中不乏落户奖励、租房补贴等优惠政策,支持高校毕业生来昆留昆就业创业。
昆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促进与失业保险处处长陈华见介绍,高校毕业生加上大量中职院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2022年昆明市就业总量将持续保持高位态势。“受经济增速下行和疫情影响,旅游、酒店、娱乐、餐饮等服务行业吸纳就业减弱。同时,部分毕业生所学专业与市场需求不匹配,专业技能、实践能力不能及时适应工作需求,就业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
为鼓励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意见》提出了多项扶持政策。例如,首次落户昆明(含集体户)的高校毕业生,按10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落户奖励;给予毕业生3000元的一次性就业补贴;给予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双一流高校本科生、普通高校本科生每人8000元、5000元、3000元、2000元的一次性租房补贴;首次购买商品住房,分别给予8万元或5万元的一次性购房补贴等。
据了解,除对个人给予资金政策扶持,昆明还通过发布紧缺急需人才需求目录、提高用人单位吸纳毕业生就业补贴标准、支持线上招聘、就业见习、优化营商环境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来昆就业创业。
为全力做好2022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昆明市今年将进一步加大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政策支持,不断完善支持就业创业的政策环境;大力开发基层社区、村公共管理服务岗位,实施三支一扶、特岗教师、西部志愿计划等基层项目,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企业、到农村成长发展;对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企业继续给予岗位开发补贴、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创建一批就业见习基地,为暂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提供就业见习机会。
“对就业困难毕业生,开展‘一对一’服务,视情况安排公益性岗位;对在昆创业高校毕业生,提供孵化服务、场地支持、创业担保贷款和创业补贴等扶持,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及团队给予3万元至6万元无偿创业资助;另外持续举办‘就业昆明行’‘云岭大学生就业护航行动’,加强劳动力市场供需对接。”陈华见说。
积极开发新经济领域就业机会
为切实做好2022年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江苏省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强化服务资源供给,就业管理服务等一系列举措,不断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率。
在政策扶持方面,江苏一方面大力拓展岗位,着力落实社保补贴、培训补贴等政策,激励中小微企业更多吸纳毕业生就业。另一方面,积极推动政策落地,打包推送就业政策组合,通过数据比对、部门协同等方式,精准推送政策项目和申请途径,发挥政策综合效应。
江苏省人社厅副厅长张宏伟表示,2022年,人社部门将会同有关部门督促国有企业稳定扩大招聘高校毕业生规模,鼓励支持基层就业,落实就业补贴、高定工资档次等政策,重点围绕推进乡村振兴、完善基层治理等,结合教育医疗、社区服务、社会救济、法律援助、法院检察院助理等人才紧缺领域开发岗位,稳定“三支一扶”计划招募规模。积极开发更多的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领域就业机会,完善人力资源需求发布机制。
在校园招聘方面,江苏强化就业服务资源供给。一是统筹岗位信息进校园,动员公共服务机构和市场中介机构,广泛归集筛选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岗位信息。扎实推进“百日千万”网络招聘活动,多举办行业性、专业性招聘,多推广直播带“岗”、空中宣讲、视频面试等有效模式,多倾斜就业压力大的地区和就业水平弱的高校。二是协调各类资源进校园,协调各方尽最大努力稳定公共岗位,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为广阔的用武之地。
此外,根据人社部统一部署,江苏将对接国有企事业单位、知名民企、龙头企业,多渠道募集见习岗位,重点提高管理、技术、科研类岗位的比重,组织实施青年就业见习岗位开发计划。
南京市为鼓励见习单位积极留用见习人员,根据留用率给予企业每人1000元或2000元的就业留用奖励。对履职尽责的见习单位,给予每人每月150元见习带教补贴。此外,南京市还将组织专业人力资源机构积极对接各地高校毕业生,扩大市级优秀大学生创业项目遴选,并给予10万元至50万元资助。(经济日报记者 陈发明 李景 曹松 薛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