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2日)上午,比原定计划提前10天,位于城市绿心内的城市副中心剧院工程,率先实现音乐厅外檐亮相。致敬传统的飞檐造型,如“小荷才露尖尖角”,亮相于城市副中心的天际线下。
剧院毗邻运河,位于城市绿心西北部的市民文化休闲组团内
“116天,图纸上的建筑被百分之百还原到了现实中。”眼见着最后一块玻璃幕墙安装就位,北京建工城市副中心剧院工程总工付雅娣轻轻舒了口气,“今年年初定下的所有节点目标,逐一完成了。”
位于城市绿心的三大建筑,是城市副中心的三座新地标。其中,总建筑面积达12.5万平方米的城市副中心剧院工程,是体量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工程,因设计理念源于通州古粮仓和运送物资的船舶,城市副中心剧院也被称为“文化粮仓”。
北京城市副中心剧院工程由歌剧厅、戏剧厅与音乐厅三个单体组成 图为歌剧厅的观众厅内景
正午时分,从远处望去,剧院外幕墙的线条组合出一道平滑的折线,仿佛是一整块舞台幕布正被缓缓拉起,提示观众好戏即将登台。走到剧院内部,异形的结构框架之下,每个立面又可以随着光线的移动呈现出不同的光影效果,移步换景间,生动诠释了建筑之美。
剧院外幕墙采用折叠铝板幕墙和玻璃幕墙穿插使用,从远处望去,寓意着舞台幕布即将拉开、好戏即将登台
“要呈现出这样的效果着实不易。”付雅娣说,近12万平方米的外幕墙面积,由9种不同的幕墙系统组合而成。由于建筑特殊的曲面异形造型,城市副中心剧院工程的4134块幕墙单元,没有任何两块是完全一致的,施工组织的难度和安装精度要求之高,可想而知。
歌剧厅的环形走廊
为确保精准,他们将加工环节标准化,在工厂就把每一个幕墙单元生产好,到现场几乎是“一拧成型”,“全过程BIM技术和全过程的标准化验收,才实现了对效果图的全面还原。”
剧院外幕墙由于建筑特殊的曲面异形造型,4134块幕墙单元,没有任何两块是完全一致的,施工组织的难度和安装精度非常高
今天,也是国家大剧院建院十四周年的日子。遥遥相望的新老剧场,以这种方式联系起来。
“不仅这里的座位设计完全对标国家大剧院,就连舞台尺寸与设计也基本达到了国家大剧院的规模。”付雅娣说,未来,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的剧目,可以无缝转场至城市副中心剧院。
月底前,歌剧厅和戏剧厅也将陆续完成外幕墙施工。这也意味着,城市副中心剧院将完整亮相于天际线下,随后转入内部装修施工阶段,整体工程有望明年竣工。在副中心看大戏的日子,离市民越来越近了!本报记者
(原标题:绿心剧院静待“拉幕”)
文/记者 赵莹莹
摄影/潘之望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乔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