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段铁路迷在老火车城欢庆的视频走红网络,47台老火车“头带车,车成馆,馆成列,列成行,行成街”,组成了一座让人惊叹的老火车乐园,瞬间把人们带进上个世纪老蒸汽机车的工业场景里。
在这里,老火车不仅变“活”了,在铁轨上喷着白雾跑起来,还变身成一列列展馆,“肚子”里装着满当当珍贵难觅的铁路老物件,人们车头车厢爬上爬下,乐此不疲。不少网友直呼过瘾,“见到了铁路收藏的天花板”。
中国收藏家协会铁路文化收藏委员会秘书长赵向红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这段引发关注的视频拍摄于第二届全国铁路收藏博览会,现场的老火车是宁夏钢铁集团收藏的。今年6月,赵向红得知宁钢有这样一座老火车城后,便坐着绿皮车几次往返北京与宁夏中卫,把来自全国30个省区300多名铁路藏友提供的3万件藏品装进了宁钢收藏的36节老火车里。
让赵向红欣慰的是,老火车展唤醒了大家对历史的记忆,铁路老物件背后的故事也打动了很多人。
让沉寂多年的老火车头
冒着白烟跑起来
为什么宁钢现代化的工业园区里有那么多难得一见的老火车?老火车又是如何与全国的铁路藏品相遇在一起的?宁钢集团总经理王黎明坦言,早在第一届全国铁路文化收藏博览会在唐山举办时,他就受到了很大触动:“没想到全国有这么多铁路迷,而博览会真的让人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唐山。我们宁钢有60年的历史传承,这么多老火车头本身就像一个历史博物馆啊!”于是,王黎明到北京找到赵向红,“一谈钟情,一拍即合”。
“我就觉得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大家怎么那么能拼呀!”赵向红说,“协会几乎所有的活动都依靠志愿者的无私奉献完成,这次大家全都跑动起来,很短的时间里办成了很多事。大家白天都特别忙,夜里才能说具体的事,像做臂章、做海报这些都是夜里敲定。”
最终,36节老火车车厢被改装成不同主题的展馆,有中国铁路工人运动、中国铁路信号灯、中国钢铁年画、中国铁路火车票、中国铁路列车方向牌等等专展,令参观者印象深刻。
置身其中,铁路客车专用瓷质茶杯、三色手提信号灯、点票机、电铃、压油泵、帽徽、道尺、蒸汽机车汽笛、铁路职工服务证等年代久远的铁路老物件,像陈年老酒般,吸引人们走进历史的光影之中。
回忆几个月前的布展经历,从一开始征集展品、制作展板、设计纪念封以及把藏品打包发往中卫,到大家从各地奔赴宁钢集中动手布置展览现场,最后3万件藏品在30多节绿皮车厢亮相的那一刻,志愿者嵇昊威说:“直到现在,很多场景还老是出现在脑海里,让人难忘。”
很多网友都感到好奇,是谁让现场那些沉寂多年的老火车头,再次喷着白烟在轨道上跑起来的?
“复活”老蒸汽机车的,是宁钢的老工人张宁。从2013年到现在,张宁和蒸汽机车打了8年交道,他对机械有很深的感情,“我1963年出生,十几岁就到大河机床厂上班,当工人,搞机床修理。后来我还修了几十年摩托车汽车。所以,保养和维修这几十台蒸汽机车,对我来说,是有感情的工作。”
修复老火车,对张宁来说,有点“玩票”的性质。“我每天的正经工作是负责生产车间的九台拉铁水的内燃机车。那个不能含糊,不能耽误生产。”可他对藏品老火车熟悉得像自家孩子:“蒸汽机车型号分‘前进’、‘建设’、‘上游’。‘建设’是用于主铁路干线的,这次冒烟开起来的是‘上游’。‘上游’的动力小一些,一般都用在工矿、副线上。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我国的蒸汽机车型几乎就都淘汰了,我知道现在能动的,新疆三道岭有一台,可能马上也到服役期,年底就不能开了。宁钢收了这么多老火车,几乎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说起来真是一个奇迹。一是这里地方大,另一个集团领导对老工业遗产也有感情。”
张宁印象特别深,有一次晚上他去保养蒸汽机车,和王黎明聊天,看着夜色中静止不动的一列列老火车,两人心里都有说不出的遗憾,不觉同时冒出一个念头:咱不能只是保养完就放着,要让它动起来,别让它废了。于是他们开始设想要把蒸汽机全部恢复,越说越兴奋,直说到半夜。“直到现在还记得那天晚上风吹过脸上的感觉,那天晚上的星星在记忆里都格外亮。”
经过仔细研究,要彻底修复全部机车,需要让机车符合正规轨道标准,“那工程,就跟重造一台机车一样了,而且我们没有检验检测压力容器的设备。”张宁和王黎明思来想去,最后想到了一处:“我们有钢轨,不如自己修一段小铁轨,至少先让一辆机车跑起来。”
真正动起手来,张宁越来越感到信心十足,“不过就是让它跑起来,这对咱们来说也不是太难。最关键的技术点都在机械的传动系统上,蒸汽机全靠曲轴曲柄才能连续运转。”那段时间,他一有空就带着一个徒弟过去,里里外外仔细收拾。用了三个月时间,沉寂多年的“上游”,终于能动、能亮、还能喷气了,大家都特别高兴,“它活了!”
参观展览的火车爱好者说,在这个展览上,感觉一天就走过了60年的跨度:“一边感受工业现代化的高度,一边感受老工业、老火车的质感。”
穿梭在这样的场景中,大家说得最多的是“珍惜”。“每一个时代都值得我们尊重和记忆。这个展览,可以说把一个时代的特征保留了下来。”
王黎明说:“我觉得赵大姐七十多了,一个老太太,那么有激情、有热情地想要努力呈现历史,这也是我们去做这件事情的一种动力。全国各地的藏家来了以后,大家都非常激动非常融洽,也能让更多的人喜欢并尽力去把老物件保留下来,我也很受感染。大家能在一块儿亲切交流,其实是一种文化的激发,一种精神的互相营养。”
想从文化的角度
把老物件挖掘得更深
“我从小就喜欢铁路,没事就爱在铁路边上,看着喷云吐雾的蒸汽机车拉着各式各样的车厢来来往往。”王黎明是土生土长的西北汉子,他对家乡有种特别的感情,在他看来,宁夏中卫这座城市,是“火车拉来的城市”——没有铁路和火车,枸杞和其他农产品以及宁钢的工业品运不出去,外面的旅客、物品也进不来。成年后,王黎明进入宁钢和老火车打上交道,他越来越坚定了收集、收藏老蒸汽机车和绿皮车的决心,“让我们自己,也让大家回忆、铭记曾经的包兰铁路,曾经的中卫火车站,和运行过的这些老火车。”
王黎明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去军事院校做教官,也是在那个时期,他读了影响自己一生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来真正接触到钢铁后,我常想,炼钢的过程是什么?第一升温,第二去除杂质。铁是硬的,但是它很脆;钢也是硬的,但它能弯曲。从铁到钢,我觉得这也是人的一个锤炼过程。那段时代的记忆,对于我有着深刻的意义。我想,如果要用一个特有的符号去把它留下来,那就是老火车。”
宁钢的前身是中冶铁厂,大约在2014年拆迁时,王黎明看到很多老机器转眼就要变成废钢,觉得特别可惜。“当时没有想太多,就把它们拉回来放在宁钢的厂区,总觉得搁在这儿,也是一种历史和存在。后来在整理这些老机器时,为了装饰,放上了两个火车头。嘿,越看越和谐!”王黎明坦言:“确实,像我们这样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人,对老火车、老工业机器都有一种情怀。像我们董事长就对火车情有独钟,书记又在乌鲁木齐铁路上工作过,说起来,这些老工业时代的物件,大家见了就兴奋。所以,这也是老火车博物馆成立的一大动力。”
后来,宁钢园区里收集、收藏的老火车越来越多,越来越珍贵,形成一道独特的工业风景线。工人们也都对老工业遗产有情结,愿意抽空去保养、去改造。
在摆放越来越多藏品的过程中,大家发现两节车厢中间天然就形成了一条街,于是就动手搭了一些棚,形成“四条街十个馆(火车头)”的露天博物馆雏形。
这次全国各地的藏家藏品聚集到老火车城,吸引了无数铁路爱好者的目光,也让王黎明倍感自豪,“尽管老火车群落不是我个人的收藏,但宁钢的收藏本身就是社会的,我身在其中引以为豪。这些老火车每一节车身上都附有一段历史,比如我们收藏的雷锋号,便是独一无二。我们也从焊枪底下抢救出来不少珍贵的第一代老火车头,它们原本数量很少,如果不收的话,最后的命运基本就是报废。能够完整地保留它们,给它们生命,给历史留下一些印迹,我们觉得这样做非常有意义”。
在王黎明看来,收藏这些老物件,不仅仅是怀旧,“我特别珍惜这些老物件,也非常想从文化的角度让它保留得更好,挖掘得更深。它们诞生时,曾经闪耀着一种特别的精神之光。所以我给老火车所在的研学基地起名叫‘时代光耀’。这里的‘光’,我觉得是我们的前辈那种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精神。”
王黎明觉得,在老火车面前,不能光是“忆苦”,而应该让年轻人看到一种“厉害”:“那时候不像现在,有计算机、有三维建模,但你看看,那些用铁水构筑的部件多么复杂,又多么精准!希望更多的孩子能够从这里得到启发,守住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
铁路人
在收藏中“打捞”珍贵印记
赵向红是从列车段走出来的老人,对铁路怀有深厚的感情。在收藏方面,她选择了“毛泽东与中国铁路”的主题方向。这次展出的藏品中,两封委任书是赵向红自己最看重的:“这两件关于滕代远的委任书非常珍贵,现在被广泛引用。一件是1949年1月10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颁发委任令,委任滕代远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铁道部部长;另一件是1949年10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颁发任命通知书,任命滕代远为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部长,上面清晰可见毛泽东主席的签名。”
众所周知,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非常重视铁路的建设和发展,他不仅亲自规划铁路发展蓝图,还把专列当成流动的办公室和“家”。赵向红说,“毛主席曾72次乘专列,我一天一天地在日历上仔细数过,1949—1975年这26年间,毛主席在专列上工作生活了2148天。”
她在集藏过程中发现,鲜为人知的是,修建京九铁路、青藏铁路是毛主席的生前夙愿。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在中央红军被迫撤出中央苏区时,毛泽东说,“等将来革命胜利了,一定要把小火车和小太阳(电灯)送给这里的人民。”时隔多年,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铁道部正式提出了北京至九江(小京九)铁路的修建规划,直到1996年9月1日,全长2536公里、北京至九龙的“大京九铁路”全线通车,这条铁路线穿过了沂蒙山、大别山和井冈山。
1954年,毛泽东接见铁道兵司令员王震,说到新中国铁路建设的远景规划,就曾表示:“我们一定要把铁路修到巴山、天山、昆仑山,一直修到喜马拉雅山去”。2006年7月1日,1142公里的青藏铁路修通运营。
铁路收藏家温艳才集藏的“铁路证书”,也在展会上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1991年,温艳才从哈尔滨铁路工程学校毕业被定向分配到集通线,现在是中铁三局铺架分部经理。30年来,他一直在铁路一线工作。“觉得自己很幸运,不仅见证了中国铁路的飞速发展,还一脚迈进了铁路收藏的大门。因为要铺路架桥,也走遍了祖国各地,30年间收藏了自清末以来的各种铁路票证5万余张,其中有近万张铁路学校的毕业证书、文凭、奖状,算是填补了铁路院校集藏系列的空白。”
这次展览,温艳才精心挑选出200多张证书展出,也对证书背后包含的新中国铁路发展的细节如数家珍。他指着一张泛黄的证书颇为感叹:“这是一张抗美援朝时期的立功喜报,背景是一列抗美援朝物资运输列车通过上河口大桥。要知道,在朝鲜参战的铁道兵团指战员和铁路职工最多时达15万人。面对美军每天几千架次的轰炸,他们是用鲜血和生命在保障一条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展柜里的一只茶缸,是温艳才2015年偶然间遇到的,“仔细一了解,它竟然是1951年铁路首届劳模大会颁发给劳模的奖品,珐琅铜胎掐丝,制作非常精美,而且数量非常少,还配有劳模大会的证书、章、会议纪念册。当时就非常希望可以收藏,但直到2018年,几经努力我才最终将这只茶缸拿到手。”在温艳才看来,不管是证书还是其他铁路物品,都见证了中国铁路建设初期的艰难岁月,“我是一个铁路人,我觉得自己有这个责任,把它们留存下来。”
供图/邵志毅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喆
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