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25日)召开的2021中关村论坛全体会议的现场,围绕“智慧、健康和碳中和”的论坛主题,共有12位重量级嘉宾进行了主题演讲。
北京微芯区块链与边缘计算机研究院院长董进在演讲中重点介绍了全球首个软硬一体的区块链底层平台—长安链。
据董进介绍,微芯院是在北京市支持下成立的一个新型研发机构,主要是从事开源芯片和区块链底层核心技术的研发,微芯院汇聚了一支由全球200余个顶级科学家和工程师组成的全职科研团队,同时也是一个开放的创新实验平台,通过利用场景来磨炼底层核心技术的创新模式,推动科技成果快速验证和产业化。
今年初微芯院牵头发布了全球首个软硬一体的区块链底层平台—长安链,硬件部分就是基于开放指令级设计的芯片,这也是全球第一款区块链的专用芯片,这个芯片有96个核,通过纵核并行加速技术可以让区块链应用中的关键算法处理性能提升20到50倍,这个芯片具有强安全性,强隐私性所相关的特点,更重要的是芯片的设计在海淀,生产在亦庄,最大的程度实现了安全可控。
这个芯片提供了硬件级的隐私计算方案,就是一个在芯片中的数据安全屋,可以实现芯片级的数据可用,而原数据不可见,在软件层面重构了一个强模组化,可以智能装配区块链底层软件开发,完全开源开放。如何在数字空间中来保证数据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呢,又如何解决在数字空间中陌生人、陌生组织之间的信任问题呢?
董进表示,区块链与隐私计算是在保证数字空间中规则和秩序最重要的基石。同时区块链和隐私计算也是在信息技术和数字空间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就像人工智能的发展是由算法、算力、数据的发展所蓬勃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
董进举例说明,冷链防疫就是一个很好的区块链例子,在进口冷链食品追溯平台就像冷链食品的流调技术,每个环节信息要精准上链,一旦发生疫情可以快速的追溯锁定相关的人和物。我们知道对于人的流调而言,获取信息的真实可信,同时又要保证个人数据隐私。冷链食品的流调也是如此,利用区块链和隐私计算相关技术,可以保障冷链商品上下游的商家经营数据安全不泄露的情况下,获取疫情所需要的真实没有篡改的冷链食品的流调数据。
这样一个平台自从11月上线以来,已经接入了在北京地区的两万余家企业和商铺,从未发生数据安全泄露事件,同时监管货品的累计量超过65万吨,疫情响应和处理的事件超过两百起,类似这样的区块链应用场景在北京已经落地100余个。
在6个中央部委和北京市的共同指导下,长安链也正在持续推进,在国家重大关键场景的区块链应用,比如在政务跨省通办,绿色减碳,医疗数据共享这些政务民生关键领域,比如在经济领域,长安链正在积极推进中央企业的物资采购,供应链金融相关关键场景,此外长安链也正在逐步支持司法从政,市场监管,一系列相关社会治理的关键领域。目前长安链已经在十余个中央部委和十余个中央企业应用,作为企业跟中央部委安全可控的数字基础设施。
目前长安链生态联盟已经涵盖金融、通讯、能源、医疗、健康、互联网关键行业50余个,中央企业和主要的互联网企业参与其中,共同推进开源开放的长安链生态联盟发展。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慎良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