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中关村论坛的新闻发布会上,北青-北京头条记者注意到,智能拍摄与云转播系统将与北京冬奥的高山速降赛事有了更加亲密的接触,也就是说,将出现带有相当科技含量的“中关村大片”。
9月18日上午,在亦庄开发区的超高清电视技术研究和应用实验室,一位项目负责人介绍起了这项新技术,“目前这个项目正处于前期拍摄阶段,就是由滑雪运动员在高速滑行的雪撬上进行拍摄,将来呈现给观众的,就是那种在雪撬上的高速、刺激和沉浸感。”
实验室的两侧墙壁,布满了展示超高清电视新一代5G8K技术的电视、图片和文字;而在另一侧宽大的球幕上,正在循环播放四川大熊猫基地和三星堆博物馆的影片,这是一个沉浸式的VR显示系统。
站在球幕前的记者如同参加航拍一样,先是俯看了三星堆的外观,然后径直进入博物馆,沿着其展示墙的一侧,继续在半空中飞行,不仅能欣赏虚拟黄金面具,更能被镇馆之宝青铜神树所折服。
紧接着,这家实验室的一位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个球幕的后面是有服务器的,服务器进行拼接融合算法,通过算法把整个画面还原到屏幕上,然后大家看到的是一个完整画面,同时还有沉浸感在里面。“据他介绍,这项技术的难点在于,他们把多路视频投到这个屏幕上,视频在屏幕上做了一个相应的映射变换,多路视频之间的重叠区域进行拼接融合处理。
接着他说,因为有冬奥会这个时间窗口,他们希望能把一些冰雪赛事呈现出来,比如高山速降。他们准备通过运动员头戴的VR拍摄设备,把拍摄的画面保存下来。一旦作品完成,大家站在这儿,就像站在滑行的雪橇上。”我们现在是刚启动,在找场地,还要找运动员,预计冬奥会召开前把视频做出来”。
他开心地说,这套系统将来有很多的应用场景,包括各大景区、博物馆,科技馆,展览馆,包括一些大型企业,前段时间中建集团跟他们联系过,原来公司是用沙盘来展示园区,有了这个技术,就可以把沙盘里的东西通过计算机建好模型再重新展示,那效果就是立体,全方位,沉浸式的。
另据记者了解,对高山速降赛事的拍摄,因为均是人工手动跟踪拍摄,拍摄环境恶劣,对人工操作技术要求颇高。高速运动目标跟踪拍摄系统首次在冬奥场景中实现了高速运动目标的无人化全局搜索、自动捕捉与智能跟踪拍摄。现场信号通过自主研发的5G背包,利用5G网络传输到云转播平台,只需要笔记本电脑等轻量级设备,就可以实现12路信号的云上导播切换,替代传统转播车的大部分功能。
有关人士介绍,这套系统还具备云端导播制作、云上图文包装等更多功能,可提供商业化转播制作服务能力,并将首次应用于冬奥会开闭幕式环节。该技术已经中标张家口两个冬奥赛场,首次采用中国自主研发的“自由视角“技术为冬奥提供赛事信号制作服务。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慎良
编辑/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