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预告会议内容,全程网络视频直播……吉林省近期举办的多场会议,采取全网直播形式“一竿子插到底”,会议内容从层层传达变为“一步直达”,受到了基层的普遍欢迎。
作为研究部署工作的重要载体,开会原本是为了解决问题,但文山会海的出现,却使开会本身成了“问题”:占用基层干部大量时间,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助长了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近年来,党中央把为基层减负作为作风建设的重点。2019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其中明确要求,严格控制层层发文、层层开会,着力解决文山会海反弹回潮的问题。
反四风的成绩有目共睹,文山会海仍时有出现。有人吐槽“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去开会的路上”,有人忙于完成不同部门部署的同类文件,究其原因,恰如某基层干部所言:“现在有些检查还是看会议记录,好像没开会就是没干活一样。”开会当然也是干活,但如果开会取代了干活,干活只剩下开会,真正的事务性工作到底应该谁来做呢?
提起基层工作,人们习惯于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文山会海的荒诞之处在于,上面的“千条线”都想同时穿过下面的“一根针”。问题是,如果逐级开会、层层发文成为上级部门的工作常态,那些重要而紧急的任务往往会在基层出现梗阻。在这样的背景下,全网直播会议备受好评:一个会议一个主题,“一竿子插到底”意味着“一条线穿千根针”,工作效率因此大大提高,基层负担则因此大大减轻。
借“互联网+”的春风,公众的生活得到了极大便利,公共服务转型升级也大有用武之地。全网直播式会议的优势显而易见:打破了空间限制之后,参会人员不必再受鞍马劳顿之苦,同时也能节约大笔的会议开支;拓宽了会场容量之后,会议内容不必再层层转发部署,基层干部能够第一时间获取信息和任务;缩短了会议流程之后,既可以避免会议精神在逐级转发中出现偏差,也可以使参会者将时间精力更多放在事务性工作上。无论是从提高工作效率,还是从减轻基层负担的角度来看,“互联网+会议”都值得借鉴和推广。
实际上,虽然“互联网+会议”是新生事物,但包括电视电话会议在内的远程会议早已有之。远程会议之所以没有达到预期效果,除了技术条件限制之外,还有一个现实因素就是部分地区因考评机制落后,仍患有文山会海考核依赖症。如果会议频率和文件数量成为衡量部门工作的重要依据,文山会海恐怕就难以真正绝迹。从这种意义上看,推行“互联网+会议”不只是一种技术创新,更为重要的是,由此必然意味着考核机制的更新和助力。
对于基层工作来说,具体工作的能力和成绩才是检验人才的标尺。让想做事的人能做事,让善做事的人做成事,不仅要让他们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而且要用更加科学的考核机制,为他们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消除文山会海,首先就要矫正考核标尺。
文/赵志疆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