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成为汽车市场发展的新引擎,自主品牌“赶超合资”的声势也越来越盛。不过,一向未雨绸缪的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自主品牌的赶超”这个话题上,依然保持着清醒、甚至是某种意义上的危机感:“中国汽车品牌只有这三至五年的时间……而且,机会只有一次。”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说这话时,魏建军正站在长城汽车第八届科技节开幕式的舞台上。在这次的科技节期间,长城汽车展出了大量面向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系统的研发成果,大到整车架构,小到空调出风口,涵盖高级驾驶辅助、新能源动力总成、人车交互、智能座舱、车辆安全等各个领域。
几乎所有的行业企业都认同,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正在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新引擎,给予了中国汽车重要的历史机遇。
不过,在这个话题面前,魏建军再一次体现出了某种危机感:“中国汽车品牌,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超越,只有在这三至五年的时间里,快速放大优势,才有可能在新能源和智能化这个新赛道上领跑。而且,中国汽车品牌的机会,只有一次。”
如果把魏建军的“三五年的时间”从现在算起,那么第五个年头正好是2025年。
因此,也是在这个舞台上,魏建军发布了长城汽车2025战略。照此战略规划,到2025年,长城汽车将实现全球年销量400万辆,其中80%为新能源汽车;营业收入超6000亿元,未来五年,累计研发投入达到1000亿元。
如果这一战略能够如期推进,那么自主品牌“真正意义上的超越”将会在长城汽车身上实现。
当然,这一目标相当艰巨。2020年长城汽车全年销量为111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子品牌欧拉的销量不到1.3万辆。这意味着,长城汽车需要在五年内将年销量提升四倍,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更要实现数百倍的提升。
为实现2025年的销量与营收目标,长城汽车轮值总裁孟祥军提出更为具体的2025战略——“绿智潮玩”,即以绿色碳中和、认知智能化、全球潮牌潮品、共玩众智众创4大战略方向,加速企业低碳智能升级,计划2045年全面实现碳中和。
可以预见的是,长城汽车将迅速实现产品阵容的大规模新能源化。在纯电领域,长城此番展示了三元锂、磷酸铁锂、无钴、固态等电池技术研发成果,并发布了适用于高镍三元电池的“大禹”电池安全技术。长城表示,到2025年将形成215GWh动力电池产能,满足A00到D级乘用车,以及皮卡、物流车的动力需求。在混动领域,长城即将推出基于柠檬混动DHT的拿铁、玛奇朵、赤兔、哈弗XY等混合动力车型,基于纵置P2混动架构打造的3.0GDIT+9AT动力组合将应用于坦克平台;到2023年,第二代“柠檬混动DHT“将实现热效率45%的突破。
在产品的智能化方面,长城汽车发布了基于“中央计算+区域控制”的GEEP4.0架构,该架构将于2022年落地,更先进的基于中央大脑的GEEP5.0架构预计在2024搭载车型量产。
不难看出,为了实现2025战略制定的基金目标,长城汽车即将进入产品密集更新和技术快速迭代的新赛道。目前,长城汽车新产品的开发周期,最快可控制在11个月,相比大多数品牌缩短一半以上。到2023年,也就是2025战略的“半程”,长城将累计推出60余款新车,实现年产销280万辆的目标。魏建军所说“真正意义上的超越”能否如期实现,届时也将初见分晓。
文/北青-北京头条 杨铮
编辑/陈正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