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始发地,电影《1921》带来了一份特殊礼物。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电影《1921》探索了百年前先辈们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带动当下年轻人在电影中一同感受他们的心路历程,用细腻的手法、全景式的呈现,再现了波澜壮阔的建党历程。7月1日,电影《1921》主创重回中共一大会址,举办了“七一”首映仪式。现场,导演黄建新将电影《1921》的拷贝盘赠送给中共一大纪念馆馆长薛峰,这张拷贝盘将被纪念馆永久收藏。
薛峰表示,影片将在中共一大纪念馆长期放映,让每一位参观者都能从中汲取到精神力量。
程武坦言参与《1921》是时代使命
上海是中国红色基因的起源,也是《1921》的启程和正式启航的地方,《1921》从拍摄到制作期都得到了宣传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帮助。
“历史,不仅写在历史书上,也镌刻在像‘一大’会址这样的历史遗址中,闪动在像《1921》这种现实题材影片的光影里,最终凝聚在所有人的心中”,《1921》出品人,腾讯集团副总裁、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表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拉开了改写中国命运的序幕;一年前的今天,《1921》在这里正式开机,开始了这个伟大的历史故事的拍摄;今天,再一次相聚这里,共同庆祝建党百年华诞,以及《1921》的正式上映,意义非凡。
程武深感中国电影人的责任与使命,“我们感受到幸福的今天,就是百年前,革命先驱们抛头颅、洒热血、为之奋斗的明天,是光辉历史的延续与传承。作为电影人,用光影的方式,讲好这个开天辟地的大事,是我们的时代使命,也是我们的无上光荣”。
《1921》监制兼导演黄建新近些年深耕主旋律作品,不断在拍摄手法与叙事方式上进行着创新实践。他表示,作为电影创作者感到特别兴奋,因为“随着史料增加和艺术形式的发展,我相信这类电影里每一个人都会是无限丰富的,相信大家会看到越来越新颖、不断贴近年轻人语境的优秀主旋律作品”。作为上海本地人的郑大圣导演也觉得传承这段历史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并现场表达了对专家们的感谢,“《1921》希望呈现二十年代上海社会生活的图景,坚守在上海历史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和指导建议给予创作太大的滋养,没有他们的保驾护航也就没有今天的《1921》”。对于参与这部庆祝建党百年的重点作品,制片人任宁感到十分荣幸,“我们这一代人生逢其时,能够站在‘两个百年’的交汇点上担起电影人的责任创作这样一部作品,这是使命感与意义所在。”
演员袁文康拍完《1921》递交入党申请
饰演“一大代表”的演员黄轩、袁文康、韩东君、王仁君、张超(按中共党史出版社《中国共产党简史》排角色序),以及主演李晨、刘诗诗、张哲瀚、宋轶、俞灏明、胡连馨、白宇帆、史彭元、王弋萱出席了活动。现场,他们也分享了自己在电影创作过程中得到的收获与感悟,在片中饰演毛泽东的青年演员王仁君感叹:“此刻我与百年前点燃火种的地方只有一墙之隔,大门打开,迎来了开天辟地的新时代”。黄轩表示会铭记电影中的这段历史,“要知道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在这百年间是怎样走来的”。
袁文康很感激在电影中与李汉俊先生相遇的这段旅程,“脱下戏服,生命中从此多了一份使命在召唤”。韩东君对片中代表们合唱《国际歌》的场景记忆犹新,“只要旋律响起,我就会回想起我们的《1921》,也会想起洋溢青春、激情和热血的先辈们”。张超表示遇见这样一个专业的团队,很幸运,“这是一个敬畏历史、诚恳严谨的创作团队,这也是一群凝聚力强、用心钻研角色的演员”。 李晨、刘诗诗、张哲瀚、宋轶、俞灏明、胡连馨、白宇帆、史彭元也表示要铭记百年前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肩负自己的使命,传承伟大的红色精神。
剧组有的工作人员在拍摄完《1921》后深受感召,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袁文康作为代表分享了自己的感受,他表示,作为一个上海人,对于中共一大纪念馆这条路十分熟悉,这次和李汉俊先生朝夕共处的100多天,让他更加了解了共产党人的伟大。目前,虽然他还不是正式党员,但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担负起文艺工作者的责任与义务。
文/王彦
图片/叶辰亮、剧方
来源/文汇报
编辑/乔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