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辉伟业红色序章——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展览的策划过程中,注重宏大叙事与微观呈现相结合,策展方对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工作过的图书馆主任室、文科学长室、第二阅览室等6处旧址进行了精心复原,为观众营造出身临其境的历史场景。
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陈列部副主任刘静,全程参与红楼的6处旧址复原。在她看来,红楼是最真实的历史纪念地,在原址上还原历史是非常独特的布展体验。主题展览与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相互融合,红楼自然烘托出展览的真实氛围,展览的嵌入亦有利于红楼的保护和利用。
“旧址复原”在红楼并非首次运用
旧址复原,最重要的是“接近史实”。2020年3月,刘静开始着手红楼6处旧址复原,从搜集史料这项基础工作入手。她和同事扎进故纸堆,查阅了《北京大学日刊》、《五四运动回忆录》、“文物部门上世纪60年代对红楼做的调查报告”等历史资料,并寻找到相关的文字和照片。
此外,从2003年到2015年,刘静就职的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办公地就设在北大红楼。“北大红楼历史沿革考论”这一课题,她已经研究了十年。2009年和2019年,他们曾在红楼进行过旧址复原。长期的积累,为做好此次旧址复原奠定了基础。
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旧址复原在红楼并非首次运用。北京大学校史馆林齐模研究员提供的资料显示,早在1950年4月,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五四”纪念日,北京大学“纪念五四筹备委员会”将红楼李大钊、毛泽东的工作地辟为纪念室,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李大钊、毛泽东在红楼工作办公室位置、室内布置的情况调研,在5月4日前布展完毕,于“五四”当天向广大师生开放。
刘静坦言,前人的工作为他们提供了重要参考,他们要做的就是进一步完善复原效果。例如,家具陈设方面没有太大变动,仅仅做了一些微调,适度增加了一些说明牌和老照片,以便观众了解这里的历史。
难寻旧版书设想“用活”大教室
1918年1月到1922年12月,李大钊曾在红楼一层东南角的“图书馆主任室”工作。办公室分内外两间,总面积约50平方米。1920年4月,在外间的会客厅,李大钊曾经与来华的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会面交流。同年10月,北京“共产党小组”在图书馆主任室成立,李大钊为负责人,他当众宣布每月捐出自己的工资80元,为小组开展各项活动的费用。1920年11月,共产党北京支部在这里成立,李大钊任书记。
刘静介绍说,图书馆主任室,也就是李大钊的办公室。在旧址还原时,家具摆设变化不大。为将复原进一步细化,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在李大钊的书柜。历史资料中能查到书柜里的书目包括英文版的《国家与革命》、考茨基著《马克思经济学说》等等,但因旧版书的存世量很小,实物难以收集齐全,他们联系国家图书馆、中国书店等单位,也未能找到适合的版本,这些细节只能日后再努力完善。
位于红楼二层西南角的“大教室”,1920年,李大钊在这间教室为学生讲授《唯物史观》等马克思理论课程。在此次布展中,对讲台和课桌进行了复原。
刘静告诉北青报记者,1918年红楼投入使用时,二层主要是校部各办公室,教学区集中在二楼西侧,西南角的大教室是红楼最大的教室。在大教室的复原过程中,老的椅子有10多把,我们又补充了60多把新椅,但在她看来,大教室还可以进一步“活化利用”。他们设想将其布置成一间放映厅,在这里可以看视频、听讲座,追求更加丰富的共情表达,但考虑到红楼的客流量,实现这一想法还需要时间。
为红色遗迹活化利用积累“北京经验”
红楼一层东北角的127房间,命名为“五四游行筹备室”。“五四运动”前夕,北大学生在这里准备游行时需要的旗帜、标语。北青报记者在现场看到,房间里堆放着竹竿撑起的白布,白布上的标语清晰可见,就好像学生们刚刚离开。这个略显凌乱的房间,是6处旧址还原中最鲜活的场景,是策展方有意而为之。
刘静告诉北青报记者,旧址还原不仅仅是在空房子里摆家具,还要注意氛围的营造。屋子里堆了很多标语、白布、竹竿,体现出“五四”前夜忙乱的景象。她曾在这里组织党支部活动,做过一个直播,大家身着“五四运动”时的学生服装,感受原初氛围,还在旧址拍摄了一些黑白照片,具有非常强的穿越感和戏剧性。
通过对红楼的旧址复原,刘静也积累下诸多宝贵经验。在旧址复原中,不仅仅是摆家具,还要遵循史实营造氛围,在确保文物安全的前提下,还要尝试新鲜的表现形式。刘静认为,红色旧址不应成为“空房子”,如何活化利用红色遗迹,红楼的主题展览提供出了“北京范例”。
内存
十二组重磅文物亮相北大红楼
“睹物思人”讲好红色故事。在红楼主题展览的筹备过程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负责文物征集等工作。抗战馆党委书记、馆长罗存康介绍,他们从全国13个省的50多家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以及民间人士手中,征集到1357件文物,其中70多件应该能评上国家一级文物。在此基础上,他们遴选出12件重点文物,这些文物与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革命活动密切相关。
一、第7厅:《新青年》(《青年杂志》)
1915年9月15日创刊﹐陈独秀任主编﹐上海群益书社印行,第1卷名为《青年杂志》。1916年9月1日易名《新青年》。此次展出的刊有李大钊著《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新青年》6卷5号马克思研究专号,以及刊有李大钊著《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的《新青年》5卷5号都是原件,由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民营企业家徐继珂先生无偿捐赠。
二、第13厅:《新民学会会员通信集》(第三集)
1920年9月16日,留法勤工俭学的蔡和森给毛泽东寄去6000多字的长信,第一次提出“中国共产党”的名称,并提出具体的建党步骤。1921年1月21日,毛泽东在回信中说“我没有一个字不赞成”。
三、第17厅:第一本“五四运动”史料集
在北大图书馆工作的蔡晓舟和在北大国文系学习的表弟杨谅功,积极参加“五四运动”。蔡晓舟悉心搜集有关资料,决心将其记录下来,传于后世。1919年6月底,蔡晓舟和杨谅功编撰《五四》一书,十多天后拿出初稿。《五四》是第一本以“五四”命名并宣传介绍“五四运动”的史料集。此件由北京市文物局借展,系国家一级文物。
四、第30厅:李大钊批阅的《唯物史观》试卷
现存的1923年北京大学政治系二年级马昌民、贺廷珊的《唯物史观》试卷,由李大钊批阅,成绩均为95分。试卷题目为《试述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要义并其及于现代史学的影响》。
这是马克思主义课程第一次进高校,马克思主义试题第一次进考卷。
五、第33厅:第一次出现马克思的汉语文献
1899年2月《万国公报》卷121刊载了《大同学第一章·今世景象》,用一百余字介绍了马克思及其关于资本的学说。这是马克思及其学说第一次出现在汉语文献中。
六、第35厅:邵飘萍的服装和家谱
邵飘萍(1886—1926),浙江东阳人,1916年7月在北京创办北京新闻编译社,1918年10月创办《京报》,任社长,开始独立办报。后与蔡元培创办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开讲新闻采访课,并撰写了中国最早的新闻学著作《实际应用新闻学》和《新闻学总论》等。1926年因发表文章揭露张作霖统治的种种黑暗,被杀害。
七、第38厅:《共产党宣言》《阶级争斗》《社会主义史》
1919年12月18日,毛泽东第二次来京。在京期间,他阅读了《共产党宣言》《阶级争斗》《社会主义史》等书籍,从此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八、第39厅:《共产党宣言》的7个中文译本
《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的出版,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社会主义运动在中国兴起发挥了重大作用。在新中国成立以前,主要有7个中文译本:1920年陈望道译本,1930年华岗译本,1938年成仿吾、徐冰译本,1943年博古译本,1945年陈瘦石译本,1947年成仿吾和徐冰译、乔冠华校译本,1949年苏联莫斯科外国文书籍出版局译本。
九、第44厅: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份党刊
《共产党》月刊1920年11月7日创办,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份党刊,1921年7月停刊,共出6期。创刊号刊载了陈独秀提出的要“跟着俄国共产党”,宣布“中国要走十月革命的道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阐明了共产党人的政治主张。《共产党》月刊第一次在中国大地上树起“共产党”的大旗,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基本政治主张,对统一中国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党思想,推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十、第48厅:陕西旅京学生创办的《共进》半月刊
1921年10月10日,以北大求学的旅京陕西青年为中心,创办了《共进》半月刊。1926年张作霖以“大共(指共产党)小共(指‘共进社’及其刊物)都是一共”为由查封《共进》,《共进》被迫停刊,共出版105期。
十一、第52厅:中共最早的地委机关刊物
1924年4月27日,中共北京区委兼地委,创办了党历史上最早的地委机关刊物——《政治生活》周刊,1926年7月被迫停刊,共出版80余期。
十二、第54厅:李大钊《狱中自述》
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派兵闯进苏联大使馆驻地,逮捕了李大钊等80余人。李大钊为保护同时被捕的其他同志,从容写下《狱中自述》。《狱中自述》全文约2700字,这篇革命文献,是他对无产阶级事业忠诚的历史见证。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崔毅飞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崔毅飞
编辑/谭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