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柳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病房依旧忙碌——CRRT、呼吸机、纤支镜、除颤仪和超声波等高科技设备仍在不停地运转,医护人员仍在坚守岗位守护着生命和健康,求助的电话铃不时响起,每次铃声过后,又可能是一场他们与死神争夺生命的搏斗......
让危重症产妇脸上重现健康笑容
“叮铃铃……”又一个电话打来,里面传来外院医生的紧急求助:“一个29岁的产妇羊水栓塞,心脏骤停……”
6月8日中午,待产孕妇黄女士突然出现腹胀、腹痛,到当地县医院做了剖腹产,娩出一名男婴。可大家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出现了揪心的一幕:产妇出血不止,短时间已达3000毫升,随之出现心跳骤停……医生立即对其进行心肺复苏,所幸,5分钟后患者恢复了心跳。医生随后诊断,认为产妇这是发生了“羊水栓塞”。
“羊水栓塞”,这是一种产科医生谈之色变的分娩并发高危重症,虽然它的发病机率仅为10万分之几,但病死率却高达80%。果然,患者的血压在使用大剂量强心升压药物的情况下仍无法维持。医生于是马上打电话向柳州市人民医院紧急求助,请该院派专家前往协助抢救。
柳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吕光宇立即带领ECMO团队及转运设备,迅速奔赴救治医院。
吕光宇团队到达后,快速搭建起ECMO血管通路,成功启用了ECMO,使患者的生命体征迅速得到改善。随后,该团队凭借过硬的重症抢救技术和娴熟的业务操作,经过3个多小时的工作,于6月9日凌晨2时许,将患者黄女士安全地转运至柳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继续治疗。
黄女士转入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后,该院展现出了多学科联合救治的实力:紧急全院大会诊、缜密诊疗方案的制定、医务科紧急调配血源、手术室启动术前准备.....该院副院长潘光栋及产科主任蒙文霞为患者紧急进行床旁开腹手术止血。经48小时内3次手术,患者黄女士腹腔内的血终于止住了。
接着,医护人员严密监测患者的出血情况、各脏器功能等,同时评估患者的感染风险、内环境、营养状况,观察ECMO离心泵的运行情况,判断氧合器的功能,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多部门医护人员坚守了3个日夜,最终,患者黄女士的生命体征、凝血功能逐渐趋于平稳,成功撤除了ECMO,拔除了气管插管。黄女士睁开了眼睛,脸上露出了健康的笑容,她向给予自己第二次生命的人医医护团队竖起大拇指致意。几天后,黄女士转入了普通病房治疗。
让命悬一线深度中毒的大爷获得新生
一天,一名年过七旬的林姓大爷因乌头碱中毒,心室颤动、心跳骤停,送进了重症医学科,ECMO团队再次响应起来。
副主任罗建宇和副主任医师郑伟钢共同为林大爷施行ECMO救治。从评估、置管、管路预冲、连接到成功上机,团队仅用了10余分钟,以极短的时间为患者安全度过“心电风暴”筑起一道结实的“防护墙”。
随着药物的使用和治疗开展,患者的心律、循环逐渐恢复。不久,经充分评估后,林大爷成功地撤除了ECMO,并拔除了气管插管,他又一次获得了生命。
坚守医者初心为生命护航
重症医学科共有3台ECMO,同时运转时,会有50多名危重患者同时接受救治,这就是该院重症医学科的救治常态。
据了解,ECMO是一项体外生命支持技术,它能临时替代患者的心肺功能,让被“死神”盯上的病人或转危为安或延长生命,为医务人员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ECMO能显著地提高危重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它直接代表着一家医院甚至一个地区对急危重患者的救治水平。
柳州市人民医院ECMO团队组建于2016年,团队由重症医学科、心胸外科、儿科、心内科、急诊科、血管外科、麻醉科等各学科精英组成。自2016年开展第一例ECMO救治以来,截至目前,已抢救危重症患者150余例,救治范围除了柳州市外,还辐射到了河池、来宾等地。
重症医学科是一个直面死神、和死神“抢命”的学科。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集中监护和救治重症患者……柳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医务人员每天都在高强度、高节奏地战斗。
但是,他们无悔,因为众多危重的病人因他们获得新生;他们无惧,因为医学在不断进步,他们在不断强大。守着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他们始终坚持医者的初心,永不言弃。
编辑/白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