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长不是一个很讲究细节的人,他人高马大,留着短发,赤着上身开门,客套两句,就把团购的那些青菜、牛奶清点清楚,再拿出A4纸打出清单,看看有没有生鲜,生鲜是放在冰箱里,怕坏。
第一次上门取货,就被他拉入一个微信群里。我对社区团购的多数体验,一部分是通过团友在微信群中的留言互动,一部分是通过下订单到取货和使用的感触。
订单
社区团购入口非常好找,打开美团或者拼多多APP,在正中间位置,是美团优选和多多买菜。
人们对数字非常敏感,特别是小数字,鸡蛋、香蕉、地瓜,这些复购率高的货品下,数字都是某个位数字加上0.99元,和超市动辄好几元一斤形成对比。打开之后,一般会派发多张购物券,金额多在三五元,如果某个时间点消费完,就补,没消费,就作废,另外还有限时秒杀,鼓励大家一起去抢。最近端午节来临,还会放粽子出来卖,价格很低,吸引消费者为主,从价格上看,亏钱是肯定的。一件货品三五元,有些还不到一元。这里面有一个细节,是这些货品好多不到一斤,到菜市场买菜,很少买这么点儿,但现在家庭都很小,这些货量可能刚好够一顿。消费者还想买点其他的,很快划过去,还有不少价格便宜的,随便点上几样,也要三四十元。
就在下订单的时候,客户端还会继续推荐,比如加某个小商品,价格很便宜,要不要加。大多人经常就加了,这就有点像在社区便利店买东西,结账的时候,售货员会告诉你加一点儿钱,可以很便宜的买到某个商品,而这个商品十有八九还会用到,香港的便利店特别流行这样推销,近来内地也有流行趋势。
如果不是因为附近有团购点,我应该不会下订单。从媒体报道社区团购大战开始,我就想试一下,但在客户端试过很多次,都很远。最早美团在深圳市中心区域扩张比较快,拼多多在龙华、罗湖这些区域有,我曾经试图找最近的社区团购点,推荐的是龙华城中村,足有20多公里。三个月前是美团最先在我旁边社区设了一个团购点,初次体验了,可惜不久后,这个团购点就关闭了。团购点非常重要,是电商巨头社区团购触达用户的抓手,这不是物流中的最后一公里,而是最后两百米、三百米,我估计再远就没人愿意去提,这个距离可以比传统生鲜店远一点儿,但不能远太多,要在可以忍受范围内。
美团和拼多多都在建提货点,我周围有不少,如果不是两个月前,在旁边另外一个社区新开了一家,我不会再次团购,这个新团购点儿距离我家更近,比生鲜店大概远了不到80米,是在一户居民家中。我发现附近很少有商户愿意做提货点儿,居民家中倒是不少,有效激活了一批自由职业者。最初,他们家承揽的是拼多多团购,后来又进入一个美团优选工作人员。现在社区团购微信群里有73个群友,比我初进入时增加了40多个,我分不清楚哪些是冲着拼多多,哪些是冲着美团来的,或者跟我一样,是两边都下单,反正都在一个地方提货。
渗透
提货点的主人,俗称团长,一定要有时间,也要有耐心。团长和他太太好像都不用工作,非常清闲,他们可能在人生某个时间点得到机遇,住着一个大房子,市值2000多万元,阳台外面有个大平台养着各种花。
团长的电话都是虚拟的,有时候地址在广西,有时候在北京,他几乎在电话铃响动第二下就能接上,每次都表示在家,到家里敲门,也很快都能响应,在和团长打交道的环节,体验不差。我经常在APP看到,电商这一方已将货物送到自提点,但是自提点需要一两个小时才能提货,这时间里,他们在分拣,一户户分拣清楚,工作量并不小。可以想象,后台电商这一边,将如此多需求用包装袋分离好,第二天送到提货点,也不是轻松事儿。
我所在的小区较为特殊,和旁边两个相邻社区,同属于一个小商圈,周围没有因为主干道与其他商圈隔离,几乎没有外来和溢出消费。也就是说,这三个小区,大概2100户人家,都是这个提货点覆盖范围,而且这个提货点是这个小商圈的唯一提货点。但目前社区卖菜的渗透还非常浅,多数人还是宁愿去传统门店买菜。
团购群除了推售货链接,还有部分团友交流货品。团友交流内容主要是产品质量,比如鸡蛋烂个四枚,某个生鲜烂掉了,有时候还有某个货物没有送达。生鲜是非标准产品,在超市、生鲜店里,大家通过挑拣能买到满意产品,但是团购没有挑选余地。从我的体验来看,多数团购品卖相不佳,有一些很快就坏掉,我买了三次西瓜,一次熟过头,一次没熟透,一次很难吃,这种情况我在线下店从来没遇到过。我猜测,那些不好在超市卖的商品可能流通到了这里。
社区团购的特征是“预售+次日达+自提”,这和那种每日优鲜的当日配送模式不同。我之前也体验过每日优鲜,很快就能送达,有点像外卖送餐,应该是在周围设置了仓点,养了一些快递人员,但是这种快递模式成本明显比较高。社区团购的隔日自提模式,对时间要求没那么高,让购物也更从容。
社区团购是个大生意,现在是美团和拼多多亏损的主要原因,如果真的成功,真的会颠覆传统生鲜模式。但这个模式公认是非常难以颠覆的领域,之前拼多多用拼团的模式,已经可以做到产地直供,革新了部分领域。拼多多和美团,都靠团起家,是现在最有活力和革命性的两个电商,这一战将考验谁更有执行力,谁更有前景。
来源/证券时报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