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的王占福修改散文集
9日,在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古城回族乡总门村,记者见到了退休在家的61岁的“全国优秀教师”,青海省“优秀共产党员”王占福。
精神矍铄的他在自家院子里拾掇菜地,地边的树荫下放着正在修改的散文集《苍茫岁月》。
“我入党的初心就是想把自己学到的回报给党和社会。入党时我向父亲保证,我要尽己所能为村里作贡献,这么多年来,我觉得我做到了。”虽不是豪言壮语,但提起26年前的入党初心,王占福泪光闪闪。
王占福写的书法和学生送的锦旗
1977年的农村,少数民族民众对教育普遍不够重视,王占福错过了上学的最佳年龄,17岁才读到初二。那个年代,学生没有课外读物,班主任王社宾就安排总门村的7个学生,晚上回家集体学习,每晚由一个学生轮流朗读,其他同学在旁边听。
“一天晚上,村党支部书记韩成芳来我家看见我们学习,他很欣赏。听了一会儿对我说,明晚你到饲养院来,有个文件你读一下。我答应了,因为我很高兴在群众面前读文件,显示一下自己的知识水平。”王占福回忆当时的情景很是自豪。
这是一次党组织生活会,当时村里没有村委会和党员活动室,党支部会议在生产队饲养院里开。就是一个库房,有一面大炕,村党支部成员就坐在炕上开会学习。
“当时,村党支部7名党员都是文盲,连自己的姓名都写不出来。但他们关心国家政策,我读文件时,他们听得仔细,有时还要求把某一段再读一遍。”王占福说,这样的经历让他深深体会到文化的重要性。自此,他就成为村党支部唯一的“识字人”,一直为村党支部读文件、填表、写简单的记录。
年轻时王占福和学生
通过读文件,王占福对国家政策有了了解,他说:“村民们的文化程度太低了,党员们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还怎么带群众致富奔小康?我得想办法更多地为村子的文化普及和发展作贡献。”
读初三的一天,校长蔡守径跟王占福说:“总门村党支部书记要你去当民办教师,这是群众和社会的需要。但你是一名优秀的学生,读书考学有美好前程,现在你自己选,是继续念书还是回村当民办教师。”“我愿意回村当民办教师。”王占福毫不犹豫。
1981年,当了5年民办教师的王占福想尽快加入中国共产党,当他把想法告诉父亲,父亲吓了一跳:“你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出身吗?富农子女入不了党啊。”
父亲的话让王占福有些担心。一年又一年,写好的入党申请书,一直不敢交给党组织。直到1995年,王占福把改了又改的入党申请书交给了村党支部书记鲍进寿。鲍书记见证了王占福多年的进步和贡献,便在随后的村党支部大会上宣布马占福成了党员。
“我高兴极了,回家告诉父亲,他也高兴得不得了,说党组织给了我们多方面的支持,既然接受你入党,今后就应该好好工作不辜负党恩,以最优秀的成绩向党汇报。”父亲给了他最大的激励和支持。
时间推移,总门村小学步入正轨,由于地处公路沿线,教师资源相对丰富。这时的王占福主动申请到古城乡更加偏远的,条件艰苦,没人愿意去教学的六道沟任教。工作之余,他自学完成了汉语言文学课程,拿到中文专业大学文凭、小学教师资格证和中学思想品德资格证。
退休后王占福的田园生活
“每当我推着自行车走在弯弯的山路上,我总是能为党的建设做贡献感到高兴。比起牺牲在战争年代的英雄们,我这点苦又算得了什么。”王占福眼神坚定。
为少年时向父亲许下的诺言,也为在党旗下的庄严宣誓,王占福用43年的青春践行了初心。2020年3月,王占福退休回到总门村。“我想带一带村支部的年轻党员们,目前有些想法正在整理,村里的事情上我也想继续发光发热。”王占福说。
古城乡党委组织委员郭海英告诉记者:“王老师退休不褪色,现在依然在民族团结、移风易俗、乡村振兴等工作中发挥着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继续为我们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着力量。”
文/作者 李隽 韩世花
编辑/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