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火眼”实验室
7日下午,记者到达位于广州番禺的体育馆,场内分两行整齐排列的20个气膜仓体最先吸睛。仓体内搭载高通量自动化病毒核酸提取仪等多种设备,检测人员在不同的分区里,负责试剂配制、扫码取样、核酸提取的工作,昼夜不停进行检测。
每组分为试剂配制仓、扫码取样仓、核酸提取仓、核酸扩增仓。每个仓体相互独立又有联系,实验人员、样本及医疗废料,都有各自独立的通道。这里承担着广州市部分样本检测任务。
在扫码取样仓和核酸提取仓,记者看到仓内摆放着一排排采样管,管内装有已经灭活的核酸样本。身穿防护服的核酸检测人员在扫码取样仓对样本进行扫码,此举相当于每个样本都有属于它自己的“身份证”。录入样本信息后,样本会被传递至核酸提取仓,通过自主研发的全自动化分杯系统及高通量自动化核酸提取仪,提升检测效率。
广州“火眼”实验室
“通过上述高科技设备,实验室实现了核酸检测平台的自动化、智能化,降低实验人员感染的风险。”广州“火眼”实验室运营负责人张红云介绍,全自动化分杯系统每40分钟可处理192例样本,高通量自动化病毒核酸提取仪每日最高可处理1万例样本。
接收的核酸样本在通过制备、取样、扩增三个环节后,算上中间各个环节的衔接时间,约4个小时,便可以获得核酸样本的检测结果。
约1867万常住人口的超大城市的广州,正在组织全球城市中最大规模的核酸检测。科技力量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自5月26日启动核酸大排查以来,截至6月7日24时,广州累计核酸采样2798.55万份,共发现阳性40人。
6月5日,仅用10小时,华大“火眼”实验室落地广州番禺,是目前中国内地最高日检测通量的单体实验室。截至8日12时,20个气膜仓和2台检测车已达到21万单管日通量,实现单体日通量最高。
此次的广州“火眼”是诞生于抗疫过程中的整体解决方案,气膜“火眼”以阻燃、耐磨、稳定性高的PVC材料作为建筑主材,通过双层气膜形成气拱结构提供负压环境,达到符合BSL-2级实验室的要求。20个气膜仓组合数量可根据设备数量进行气膜仓比例调配,气膜仓可以折叠拆卸,打包后可以通过货机空运。
广州“火眼”实验室
截至8日,广东中山、肇庆、江门、湛江等多地先后宣布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面对传播如此迅速的在印度发现的变异株,快速实现大规模人群筛查、切断传播链非常关键。”广州“火眼”实验室总指挥杜玉涛称,随着检测量的增多,“火眼”实验室也将承担大湾区内两小时通勤圈的城市检测任务。
杜玉涛称,此次落地广州的“火眼”实验室,是中国海外抗疫的科技名片。迄今在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80余座“火眼”实验室已启动或在建设中。
截至2020年末,“火眼”实验室在武汉、深圳、北京、石家庄等内地多个主要城市落地,同时在阿联酋、文莱、塞尔维亚、沙特、加蓬、哈萨克斯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合作建设和运营“火眼”实验室。
据介绍,“火眼”系列实验室包括气膜实验室和移动实验室等,可在不同检测场景中相互配合。其中,移动检测车可以抵达基层,机动支援各点。
目前,广州“火眼”实验室、深圳“火眼”实验室、佛山“火眼”实验室已经投入紧张使用中。加之广州“猎鹰号”系列实验室、佛山“普济号”负压硬气膜实验室等,广东核酸检测组成“军团”争分夺秒与病毒“赛跑”,跑出抗疫“加速度”。
文/记者 蔡敏婕
编辑/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