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员王佩峰和金立新正在观测林情
三角铁、钢管焊成24米高的瞭望塔岿然屹立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中高山陡角处,77个台阶77步,大风吹得塔身轻微摇晃,内蒙古大兴安岭甘河林业局有限公司甘源林场的瞭望员金立新和王佩峰每走一步都必须小心翼翼。
“防火办,防火办,甘源瞭望正常。”11日,两人登上塔顶的首要任务就是瞭望林海火情。
春夏季节,正是内蒙古大兴安岭防火关键期,林间草地异常干旱,火险等级居高不下,均已56岁的金立新和王佩峰已经在这里坚守5年,如今依然为了守护这万顷林海精神抖擞。
甘源是甘河的源头,距离甘河林业局有限公司87公里,甘源瞭望塔就坐落在甘源林场25林班,瞭望塔正处在高山陡角处。塔路蜿蜒,陡峭难行,赶上冰雪消融或者连雨天,越野车都上不去,给养和水源只能靠人力背上去。
王佩峰和金立新手描钟表数字
瞭望员不仅要克服恐高心理,还需要学习“精准定位”,所以他们被称为大兴安岭的“千里眼”和“活地图”。
“啥事儿习惯就好了,慢慢就不怕了。”曾经恐高的王佩峰被山风吹得黝黑的脸上露出微笑。
如今的王佩峰练就了一双“森林眼”,他可以对雨后森林上空浮动的是烟雾还是气雾、距离烟点有多远做出精准判断。
而且,他和金立新对塔下的山林、道路、河流、雷击点都了如指掌,不仅可以迅速精准地说出雷击点的位置,还能依靠观察到的位置、风向和烟火情况,预估出火情大小,为扑火队员的调配提供参考意见。
“干啥都要有个样子,如果发生火情瞭望不到位,就得不到及时报告,很难及时扑救和增援。”王佩峰不无感慨道,“看着大火漫过树林我们会心疼啊!”
金立新向记者介绍,瞭望塔所在的海拔相对较高,瞭望员只能在每次上塔前,尽可能多背一些给养,还要带足一些土豆、白菜、洋葱等容易储存的菜。
“如今的条件比以前好多了,新建了塔房,安装了小型太阳能和数字电视,还通了手机网络,我们很满足。”金立新如是说。
瞭望是认真的,工作是机械的,但生活不能没有乐趣。瞭望员上塔一待就是10多天,总得搞点业余小活动充实一下。
没事下下象棋,清扫一下瞭望塔房。王佩峰和金立新把塔房收拾的像家一样干净整洁。
为了食材贮存的久一些,他们自制了一个“冰箱”。“我们在塔房背阴处挖了土窖,土窖下面覆盖了一层冰,再把蔬菜和鱼肉放在冰上,这样食材自然就保鲜了。”两个人咯咯乐道。
钟表是塔房的“电器”,可被王佩峰把玻璃罩碰碎了,两人用碳素笔描了字,标准的阿拉伯数字让残缺的钟表复原了,这也成了两人的一件乐事。
深山里的瞭望员从青丝到白发,守护着这片万顷绿色林海。
编辑/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