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岁的张艺谋这些年很高产,被赞为“劳模”。他从不给自己放假,《悬崖之上》之后还有《坚如磐石》《狙击手》两部电影待映,手头还同时进行着冬奥会等相关工作,他准备拍到85岁,然后去当老师,这番创作激情和热情为业内和影迷所钦佩。《悬崖之上》里饰演叛徒谢子荣的雷佳音表示,感觉张艺谋导演才40多岁,特别自律,过午不食,每天坚持锻炼。采访中张艺谋导演表示,在创作上,他从来不限制自己,只要有好的剧本,都愿意去尝试。
谈类型:摒除“破解身份”的谍战套路
对观众来说,谍战题材很重要的一点是“破解身份”,也就是“抓内鬼”,但《悬崖之上》没有用这个套路。“现在是网络世界,没有什么包袱是能捂到最后。我们的重点并没有放在制造悬念上。”张艺谋表示,谍战类型很多,《悬崖之上》突出的是“猫鼠游戏”,要看谁能摆脱困境,谁能聪明地战胜对方。电影的文戏与武戏并重,打戏虽然不多,但很惊心动魄,是高潮点,“我喜欢韩国动作导演所呈现的凌厉、快狠猛的风格,也很写实,所以请他们来做了大量设计”。
张艺谋还透露,《悬崖之上》的拍摄全部在冰天雪地里完成,寒冷、冷冽、冷酷都通过场景传达,“极端环境也是这部电影的主角,国产电影很少用大量实景来呈现雪的,所以看《悬崖之上》会感受到演员哈气成霜和皮肤被冻的感觉,深山老林里演员必须穿很厚的衣服,行动就很笨拙,所以这部片子的视觉风格很突出,也是我一贯的特点。在视觉突出的基础上,希望故事性更突出。”
谈特工:是为信仰而奉献的传奇职业
看完《悬崖之上》就会发现,这部电影的上半场是张译主场,下半场是于和伟主场,没有绝对的男女主角,而是刻画了群像,重点放在刻画人物和情感上,这样才能揪着观众往下看。张艺谋表示,群像化的呈现塑造了影片中各具特色和个性的特工形象,这既是影片的一大看点,同时又是创作的难点,“群像戏要’稳准狠’,要求演员最大限度地接近角色,因为每个人的戏份非常短。”
在张艺谋看来,特工是传奇职业,从事这种事业的人一定有信仰,有奉献精神,而且忍辱负重,他们不仅仅挣扎在死亡、危险边缘,还不被人所知,甚至被人误会,所以他们很高尚,一般人做不了,“《悬崖之上》没有弱化特工们挣扎求生的部分,而是在这个基础上,加强了为信仰而奉献牺牲的精神,让人产生敬意和感动。”
从点映效果来看,影片呈现的多种情感,包括情侣、夫妻、战友等打动了观众,很多网友建议张艺谋给每个角色都出系列衍生剧。
谈演员:要扒三层皮来丰富人物
《红高粱》《我的父亲母亲》《金陵十三钗》《山楂树之恋》……张艺谋不仅为观众带来了多部好电影,也为中国影坛发掘了一批好演员。而这次《悬崖之上》中合作的演员除了刘浩存,基本都是演技派。对此张艺谋表示,无论是新演员还是老演员,合作起来各有不同。新演员的话,要帮助他们完成“第一次”。跟老演员合作,则是另一种功夫,要更准确地把人物立体起来,其实都不省事,“好作品是演员和导演一起努力的结果,演员要扒三层皮来丰富人物,导演也一样。”
说到片中主要人物张译和于和伟,张艺谋说,表演上,希望他们能少言寡语,特工的身份不可能喋喋不休,要沉默是金,那台词和眼神的各自含义都需要走一步想三步,“有时,剧本并没有这么多戏,但演员得想得很细,《悬崖之上》几乎所有戏,演出来的都比剧本上的好。”
谈观众:从年轻人出发,要节奏、烧脑和酷炫
如今观众迭代很快,更年轻的观众成为了电影消费主体,对此张艺谋表示,他在创作时一定会考虑消费主体,考虑到年轻观众,所以故事的节奏不能过慢,要烧脑、要有炫酷的东西,除了这些包装方式,人性人情更重要,“每个时代都有时代的痕迹。我们现在看上世纪50年代的电影,可能会感觉故事慢,表演有点假,但那是时代的印记。今天是影像年代,能用一个镜头说清楚的,就不要用三个镜头,因为年轻人很懂这些,所以我们在方式方法上要注意,要切入时代脉搏。”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编辑/弓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