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特意邀请到郑州人民院器官移植中心(肾内科)副主任沈蓓莉来给大家科普下,通过观察尿液的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健康隐患。
很多异常的尿液状态都是疾病的前兆,尤其是对尿液起着调节作用的肾脏,尿液的颜色、尿量的多少,常常与肾脏疾病有直接关系。
什么颜色的尿液是正常的?
一般来说,正常的新鲜尿液呈透明浅黄色,这是因为其中含有一种黄的尿色素。
早晨第一次小便由于经过一晚上的浓缩,往往颜色显得较深。尿液放置一段时间,颜色也会变得深一些,这都是正常的。
小便的颜色有深有淡,这与饮水量、服用的药物甚至某些疾病有关系。
如果是深黄色甚至琥珀色尿液,说明身体强烈需要水分。
如果尿液呈现浅浅的淡黄甚至无色透明而且尿量多,一般意味着喝水太多,需要控制饮水量,也有可能与正在服用利尿剂、短时间内排出大量体内多余的水分有关。
如果没有以上原因,则需要排查有无肾小管损伤、尿崩症。
不同颜色尿液的含义?
棕色:如果尿液呈棕色,需要引起警惕,它可能仅仅是身体严重缺水的信号,但也可能反映出肝脏问题。由于肝功能障碍,那些本该由肝脏处理、通过肠道排出的物质无法被完全处理,其中部分流入了血液,最终通过尿液排出,使尿液呈现棕色。如果饮水充足时还出现了棕色尿,建议尽快就医。
红色:生活中红色常常代表着喜庆,但对于尿液来说,出现红色可不是什么好事情。不过不要慌,先看一下你的菜单和药单里有没有以下几种:甜菜根、紫萝卜、覆盆子等蓄含色素的食物及去铁胺、利福平、苯妥英钠、丹蒽醌、酚甲硝唑、华法林、依帕司他、柔霉素等药物。
如果停止服用以上食物、药物后尿色正常,就可以安心了。倘若并没有服用以上食物或药物,那么红色尿就是机体给出的警报了。
红色尿不一定是血,也许是肾病、肿瘤、尿路感染、外伤、血友病、遗传性 G-6-PD 缺乏症、横纹肌溶血反应等疾病的征兆,也有可能是铝或汞中毒的表现。不同疾病,尿液颜色也有所不同,有可乐色、酱油色、茶色等。
大多数红色尿中所含的血液都很少,就像一滴血就能染红一桶水一样。也有少数情况下会大量出血,这种情况常伴有较大的凝血块或凝血条,应该马上就医。
白色:白色尿见于高蛋白高脂肪饮食后、丝虫病、淋巴管阻塞或破坏、肾盂肾炎、前列腺炎等。发现白色尿后需要尽早就医,进一步排查肿瘤、炎症、代谢性疾病等。
日常护肾小妙招
能影响到肾脏健康的行为有很多,主要有熬夜,高油、高盐、高嘌呤饮食,乱吃药,不喝水,经常憋尿,以及高血压、糖尿病无防护做冠状动脉造影、脑血管造影、增强 CT 检查等。
保护肾脏健康,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科学用药,避免滥用药物。肾脏是药物的主要代谢器官,如需用药,应尽量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切忌乱服药,尤其是止痛药、各种土方、草药等。
生病要及时治疗。和“乱吃药”相对应的另一个极端是“有病也扛着不吃药”。这样有可能小病拖成大病,本来一两天吃药就能治好的病,最后要用 10 天、1 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给身体尤其是肾脏带来更大的负担。
控制血压、血糖。高血压和高血糖是影响肾脏健康的重要推手,因此平时要注意按时服药,控制血压和血糖。
多喝水,不憋尿。充足的水分可以降低有害物质的浓度, 帮助废物更快更好排出,并防止尿路感染、结石等。
科学饮食,戒烟戒酒。要注意避免高盐、高脂肪、高蛋白质饮食,多吃蔬果。不抽烟不喝酒是养肾护肾的不二法则。
不要熬夜,加强锻炼。熬夜容易破坏人体正常的生理节律, 降低免疫力,影响健康。而锻炼身体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 给肾脏建立好防护盾。
定期体检。尤其是尿液检查,及时尽早地发现肾脏病。
文章|郑州人民医院
来源|河南健康网
编辑/韩世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