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前,孟子在战国时代尤其关注农村、农民
北京日报 2021-03-26 20:26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以农立国,以耕读传家。乡村是中国的“根”,也是儒家文化的“根”,而儒学是乡村文化的魂。

两千多年前,孟子在民不聊生的战国时代,尤其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有人说他是古代农业思想的引领者并不过分,如“制民之产”“井田制”“不违农时”等等,其农业思想确乎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孟子是位敢讲话的人,他四处奔波与君主对话,甚至批王、斗王、教训王,要求对农民“省刑罚,薄赋敛”。孟子认为,你是君王,为政(古代不叫行政,称为政)措施,应该对老百姓负责,关注民生。什么时候实现五十多岁的人能穿上帛的衣服,七十岁的人能够经常吃到肉。

孟子还提出,人性是善的,是先天的。治国为政应该建立在善的基础上,就要爱民,符合民意和民心,让老百姓过上理想的小康生活。这也是孟子的大任,即“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综合孟子兴农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关于农村愿景的丰富内涵

从养民的基本做起,孟子向齐宣王具体勾画出仁政王道的蓝图:“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孟子还提出“井田”,就是按方块形状来划分土地。要实现“井田”之“均”,先要实现“经界”之“正”,怎样实现“经界正”呢?孟子提出一个具体方案,即每一方里的土地为一个井田,每一井田有九百亩,这样的一块土地由八家耕种,每家各耕种百亩,同时共同耕种提供剩余产品的百亩,最后实现“九一而助”,这也是孟子平均思想的反映。孟子的愿景,完全是从关心人民疾苦、解决民生问题为出发点,特别是社会上“鳏寡孤独”这四种弱势群体,要照顾好。孟子说:“文王发政施仁”,首先考虑这四种人。

孟子这一农村美好理想愿景,尽管有其局限性,但毕竟立足于时代现实,较为系统地表述出先以家庭富裕为始,再扩展到整个农村社会,这是一幅图景清晰的圣人梦想。这一重要振兴农村思想,尽管没有一个国君发政施仁,予以采纳,但他追求农村社会的升平景象,让老百姓过上安定生活的信念毫不动摇。这充分体现了孟子终生为追求理想“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

关于民生的基础——“制民之产”

欲使民,必先教民;欲教民,必先富民;欲富民,必先置民之产。这是孟子“制民之产”的逻辑思路,除了轻徭薄赋、使民以时之外,就是要解决农民“五亩之宅”的土地问题,如没有土地,没有衣食之资,“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两千多年前的孟子提出“仁政”,首先是“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对齐宣王说,“您要施仁政,为什么不从根本上做起呢?”英明的君主要规定人民的产业,才能使人民有坚定的信念,不违法乱纪,有所作为。孟子深刻地指出:“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所关心的“恒产”,“产”,就是土地,“恒”者,不变也,用现代话语,就是“财产权”。有了“恒产”,从根本上去除农民“流民”的心态,从而让“恒心”植根于农民的意识形态内,使劳动力能够与定量的土地充分结合在一起,并且永远不变,才能够创造社会财富,同时为国家提供赋税,这才是解决农民生存的根本。

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孟子》开篇说教梁惠王,施行仁政思想,也包括保护生态环境,“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孟子·梁惠王上》)孟子主张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要尊重自然规律,这样粮食鱼鳖都够吃了,木材也够用了,老百姓的生养死葬都满意了。

孟子还讲到牛山的例子,“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针对这一现象,孟子提出“养”的观点,他说:“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孟子·告子章句上》)牛山原本树木茂盛,但因人为砍伐以及新的嫩芽也被牛羊啃食,致使牛山变得光秃秃的。假若得到合适的保养,没有东西不生;假若失掉合适的保养,没有东西不消亡。孟子在这里还上升到这样的高度:人的本性也和牛山一样,其良心所具有的仁义之性是永远不会放失的,必须时时加以培养。孟子的养气之说,的确发人深省。

孟子认为,在发展农业的同时,必须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取物以顺时”,以达到良性的生态循环。孟子的这一生态观,对于当下人们如何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了很好的榜样。

关于用仁义道德教化民俗的思想

儒家传统的乡村治理就是以人伦、道德、礼治、法治为基本内容的社会教化。孟子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孟子认为,人与禽兽最根本的不同就是人通过教化,明人伦,讲道德。孟子还说:“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孟子·滕文公上》)要建立学校教人们明人伦,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说起性善论,孟子还用水来比喻,认为农民得不到正确的教育,人的“善端”就得不到发展。在《孟子·告子章句上》中,孟子提出:“人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性的善良就好像水向下流一样。人没有不善良的,水也没有不向下流的。人的善恶全由后天造成,若得到良好的教育,就会为善,反之就会为恶。孟子主张用仁义道德教化百姓,改善社会风气,使人们能够相亲相爱,互相尊重,以达到“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养,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和谐状态。孟子还提出了超出血缘关系的大爱思想,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要“善养吾浩然之气”,努力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孟子的这些精神,仍然是我们乡村振兴中自治、德治、法治“三治合一”的宝贵精神财富。

千百年来,丰衣足食一直是中国老百姓最朴素的追求和愿望。两千多年前的孟子,提出了一整套比较完整而又具体的以农业为基础的富民乐民、尊民抚民、以教化民等等重要思想,至今仍然有着跨越时空的魅力。

文/刘贵之(作者为山东邹平市儒家文化研究会会长)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编辑/贺梦禹

相关阅读
新知|了解战国时代,读这一本就够了 ——杨宽《战国史》新版面世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28
荐读|王阳明及其学说对现代作家的滋养
中华读书报 2023-10-19
2023北京文化论坛 | 王蒙:学习传统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14
朋友圈|听到一千五百多年前的作画者笔尖扫过木板时生涩的沙沙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08
古籍|《孝经》最经典8句话,最好背下来
儒风大家 2023-06-10
历史丨莫砺锋:陆游《示儿》诗的双重思想背景
文史知识 2023-04-02
书摘 | 两千多年前的斯多葛学派,猜不到自己会成为现代生活的“心理按摩师”
文学报 2023-04-02
艺评·展览|80多年前,庄学本的“西行漫记”
北青艺评 2022-12-3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