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首播两个多月后,聚焦抗疫题材的电视剧《在一起》近日走出国门,其蒙文译制片陆续登陆蒙古国国家公共广播电视台、TV5电视台等,受到外国观众的关注。在国内,这部时代报告剧以豆瓣8.7的高分好评收官,印证现实题材创作的火热。
无独有偶,改编自作家陈彦同名小说的《装台》近日以8.4高分结束首播,古城西安的“装台人”伴随着浓郁的地方味道走上台前。
如果说,两部剧有着相同的高分“秘诀”,那定然是以一种鞭辟入里的姿态写出了真实生活的酸甜苦辣。
《在一起》走出国门
回首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成为所有人无法规避的事实。这一事件也同时成为艺术创作的时代命题。去年2月,抗疫剧《在一起》启动策划,10个单元故事意味着10种叙事,也意味着10组主创同时开启集体创作。本剧共集结了14位导演、19位编剧、50多位演员,主创团队堪称“中国影视梦之队”。去年3月各单元剧本已陆续完成,4月相继开拍,到8月最终杀青,《在一起》当年制作、当年记录、当年播出,几乎刷新了电视剧制播纪录。
亲历者用“时代报告剧”来定义这一剧集的底色——“以真实的故事为原型,纪实的风格以及较快的拍摄速度”。翻开每单元的剧名,无论是《生命的拐点》《摆渡人》《同行》《救护者》《搜索:24小时》,还是《决战火神山》《方舱》《我叫大连》《口罩》《武汉人》,几乎无一例外,写的都是疫情中,平凡人所带来的感动。
《在一起》在蒙古国播出时,有外国观众留言感慨“电视剧深入现实生活”。语言不通,挡不住电视剧跨越国界带来的感动。这不难理解。早在创作之初,“真实”就是被主创反复提及的词汇。《在一起》描摹疫情下的群像,有逆行的医护、有外卖小哥、有无私的社区工作者,也有误入武汉的大连小伙。剧外,几乎每个角色都能在去年年初的新闻报道里找到原型。
进组前,《方舱》单元的主演靳东找到人物原型——上海交大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胡伟国,两人长谈了一下午。除了聊方舱里医疗队领队的心态,靳东更关注独处时的情绪。“我特别问院长,抛开面对病人、医护人员时的稳重笃定,独自回到房间是不是也有长吁短叹?他特别大声说,每天都大叹。”人物性格、细节的反复揣摩,将方舱如实再现。
《武汉人》单元的编剧周萌、王瑩菲则用“毛细血管”形容笔下的武汉社区工作者。在搜集创作素材时,两人常被细节打动。社区工作人员每天要接打200个左右的电话,手机无时无刻都插在充电宝上,大到给病患安排床位,小到解决居民的吃喝拉撒、买药遛狗、换灯泡、疏通马桶,都由他们完成。这些鲜活的细节后来成为荧屏画面的一部分。用两人的话来说:“医护工作者是大动脉,不起眼的社区工作者则是那些毛细血管,所有的人组合在一起,就是怦怦跳动的大武汉。”
在文艺评论家仲呈祥看来,《在一起》的创作其实是自觉承担起了“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使命。“这部剧集结了国内优秀的编导演阵容,保证了它的水准是一流的,相信今后它会成为研究这段历史时不可不看的影像。”
小人物的百态人生
《在一起》的《生命的拐点》单元,演员张嘉益饰演的张汉清院长,因患有渐冻症,走路时略微跛着脚,他的背影曾让无数电视机前的观众动容。同样是张嘉益,在电视剧《装台》里却摇身一变成为从事舞台演出装台工作的刁大顺。小人物在幕后搭台、架灯、布光、装箱的同时,生活的苦辣酸甜、鲜活热闹也一并浮现在了观众眼前。
《装台》带着一个陌生的词汇而来,骑在三轮车上的装台人既市井又贴切。主演张嘉益、闫妮都是西安人,更为这出西安城里的生活百态添了份真实。《装台》是原著作者陈彦攒了20年要写的故事。当时,他曾任职的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几乎每晚都有演出,装台工人十分辛苦,要连夜搭建舞台。晨跑时,陈彦每天能都看到疲惫的装台工人满院卧躺着休息,也能听到他们聊天,互相开着玩笑,讲着家事。“刁大顺”(原著为刁顺子)也就出现在这群人中间。
小人物的酸甜苦辣、摸爬滚打成为《装台》的母题。剧中,有小人物遭遇的苦难与生活的不易,更有他们做人做事的责任与担当。餐馆里的一碗油泼面,或是手擀面,这些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食物,与操着陕西口音的装台人一道,成为陕西风味的共同注脚。
如果说,《在一起》让观众记住的是疫情下涌现的平凡英雄;《装台》则让人回味小人物的百态人生。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说,这部电视剧让“装台”这个陌生冷僻的词变“热”了。“该剧在保持文学性之余,还充分吸纳了戏剧的元素。它并非在完全重复小说,而是将‘边缘人’搬到了中心,让其主角化,流露出了人物乐观的价值观。”
文/张熠
来源/上观新闻
编辑/贺梦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