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田间地头的农特产品展现在“爱心助农精准扶贫”货柜上
从流转土地大面积种植金银花、金丝黄菊,到茶树葱葱郁郁,远销全国各地,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村集体经济“百花齐放”,红了乡村产业,鼓了农民腰包。
记者本月随“武陵山乡美·齐力奔小康——聚焦重庆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暨民族团结进步新风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秀山,探寻当地如何通过“万企帮万村”实现村企双赢,以多样化方式助力精准脱贫。
“由于秀山地处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程度本来就比较深,随着脱贫攻坚越往后,剩余贫困人口和深度贫困地区成了最难啃的‘硬骨头’。”中共重庆秀山县委书记向业顺表示,在攻坚克难路上,该县一是压紧压实攻坚责任,二是聚焦聚力政策落实,始终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确保没有一个贫困对象在小康路上掉队。
自2016年开展精准扶贫行动以来,重庆秀山县委、县政府引导民营企业到结对帮扶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不同产业发展对策,确保精准有效。以产业扶贫、商贸扶贫、就业扶贫、捐赠扶贫、智力扶贫等扶贫方式助推脱贫攻坚,动员社会力量发挥优势助力稳定脱贫。
重庆市秀山县工商联党组书记周波介绍,“万企帮万村”扶贫重点村精准扶贫行动,以民营企业为帮扶方,以该县24个重点扶贫村为帮扶对象,以签约结对、村企共建为主要形式,动员该县100家民营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参与,帮助24个重点扶贫村加快脱贫进程。
据秀山县工商联不完全统计,目前,进入“万企帮万村”台账数据库的秀山本地企业60户,异地企业15户,实施项目151个,投入资金约8311.75万元,涉及85个村惠及贫困人口10513人。
黄花、茶叶、皮蛋、菌菇……记者走进秀山大华超市,来自田间地头的农特产品展现在“爱心助农精准扶贫”货柜上,吸引不少老百姓前来选购。
大华超市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罗来鹏介绍,该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本土民营股份制商业零售企业,重庆市级重点民生物资保供单位,分别在重庆、贵州设有大华超市分公司、大华百货分公司等多家零售连锁企业,完成了线上线下立体消费的新零售模式。
为突显本地农副产品,助农增收,该公司在商场超市显眼位置打造专属的“秀山农特产品消费扶贫专柜”,为近100家农特产品生产企业搭建了一个销售推广平台,并为此投入专项采购流动资金,用于农特产品的采购周转及整体营销费用支出。从2018年到2020年,3年间该公司在乡村采购农副产品分别从50万、200万元达到450万余元人民币。
“农超对接达到了农民收入增加,超市销量增长的双赢效果。今年以来专柜月平均销售40余万元,全年销量预计达到500万元以上,带动就业员工1000余人,其中返乡农民工占25%。”罗来鹏说,后续他们将会开拓创新合作模式,不断推出新产品,打造出具有浓厚特色农产销售品牌,从而带动相关农户农企创收、增效益。
“以订单农业形式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共谋发展,实现企业、贫困户捆绑式发展,收益双赢。同时,打造电商扶贫车间,建成投用电商扶贫产业园增强贫困村‘造血’功能。”周波说,大华超市只是当地商贸扶贫的缩影,发挥民营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以及渠道和信息优势,通过采购、代销、委托加工、农企直通车等形式,帮助结对村对接外部市场,带动农户增收。
在就业扶贫方面,秀山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引导民营企业打造就业平台,为帮扶对象就近提供就业,实现贫困户稳定就业增收。
“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改善民生,目前已经服务1000余家企业,成功孵化培育本地企业17家,带动500余人就业。同时,通过网络平台推送政策、招聘信息474条,发布招聘岗位9500余个,促进农村贫困人员创业就业。”巨邦·众创空间总经理钟宇称。
“作为渝东南地区专门从事羊肉灌装菜品与地方牛肉特色美食生产及销售的少数民族民贸企业,有30%的少数民族员工及管理干部,形成‘基地+少数民族农户’的就业模式,直接带动20户农户增收致富。”重庆培君香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天培如是说。
在捐赠扶贫方面,近年来,秀山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引导民营企业通过救济贫困、捐资助学等方式积极投身“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35家商会、企业累计捐款捐物403.23万元。其中,秀山浙江商会每年资助秀山高级中学10名贫困学生,直至大学毕业。秀山湖南商会、餐饮商会、旅游商会、秀山钟灵茶业等企业为贫困大学生提供资助30余万元。
向业顺表示,下一步秀山在现有产业基础上,将注重打造升级版。突出“接二连三”壮大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着力在稳定基地、延伸链条、做强品牌上下功夫,提升农业质量效益;聚焦“特色资源”发展绿色加工制造,打造更大规模的产业集群;立足“集散中心”做强商贸物流,不断提升质量、扩大影响。
文/王婷婷 张燕
编辑/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