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汇编特别节目《记忆的力量·抗美援朝》日前在台网同步播出。作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特别节目,以“记忆的力量”为主题,对照抗美援朝历史进程进行架构,开创性地把影视剧片段与真实历史故事交织融合,借由经典影像的力量,带领观众重温历史,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
日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发展研究中心在京召开《记忆的力量·抗美援朝》创作研评会专家学者、播出平台和数据机构代表、青年观众代表以及该节目的主创团队参加研讨。
这部影视剧汇编特别节目,将抗美援朝历史中的关键事件作为线索,选取相关的经典影视剧片段,穿插嘉宾访谈、静物拍摄等辅助手段,用20集的篇幅展现抗美援朝整个历史,全景式地表现党带领全国人民在危难中奋发向上、取得一次又一次胜利的历史全貌。
“从筹备到完成,节目前后经历整整三个月时间。”北京广播电视台青少·海外节目中心副主任张苏提到,总局电视剧司在创作之初对节目提出了明确要求——《记忆的力量·抗美援朝》应该具备的立意是,要以弘扬爱国精神、革命精神来展现抗美援朝战争的正义性质,展现全国人民对抗美援朝的全力支持,展现不畏强暴、维护和平的价值内涵。
在影视片段的截取上,《记忆的力量·抗美援朝》的主要思路是“对位”,创作团队从近60部、1000集作品中选取合适的影视片段,将其一一对应到抗美援朝的真实历史进程中。在这一过程中,两个要素极为关键,一是要按照抗美援朝整体历史进程进行架构,反映真实历史;二是节目具体内容以影视中最具戏剧张力和艺术表现力的部分构成,最大程度感染观众。北京广播电视台总编室主任孙巍介绍,团队将所有内容进行研判、挑选、串联,形成了新的脉络。“这样的操作过程既是一次素材的叠加,也是一次故事的新编,更是一次将非虚构与虚构的融合。”《记忆的力量·抗美援朝》总导演乔鲁京则提到,《记忆的力量·抗美援朝》在具体执行方面不再囿于概念的束缚,而是兼取纪录片、影视剧之所长,尝试打破二者之间的壁垒。
与此同时,《记忆的力量·抗美援朝》先后采访了包括志愿军老战士、名将亲属、专家学者等在内的16位嘉宾。“以表现志愿军长津湖战役为例,我们选取了电视剧《三八线》中冰雕连壮烈牺牲的片段后,又加入了志愿军老战士的独家专访。当九旬老人作为历史见证者回忆70年前零下30度的极寒下如何浴血奋战时,口述历史的真实性大大增强了节目的感染力。”乔鲁京说道。
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副司长杨铮强调,文艺创作者要以谦卑、恭敬的态度面对抗美援朝战争和战争中牺牲的英雄烈士,需谨慎把握艺术创作尺度。希望创作者今后能够倾听历史的回音,把握时代的脉搏,进一步提升革命历史题材文艺作品的创作水准。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用使命、智慧和匠心三个词来概括他对《记忆的力量·抗美援朝》的评价。他认为,该节目的成功之处在于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以独特的形式,体现了融媒体时代的创新思维;二是历史与艺术的互补、互融、互通,让历史既有质感,又鲜活生动;三是以年轻人的观赏习惯实现爱国主义教育,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四是革命历史题材文艺作品需要内容创新和表达创新。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杨文杰
编辑/乔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