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应对秋冬季可能出现的疫情防控风险,全力做好养老服务领域常态化及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近日,市民政局、市财政局联合印发了《北京市秋冬季养老服务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防控方案》规定了低风险地区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形下的防控措施,包括首次提出建立密切接触者记录制度、探索“非接触式”家属探视方式等。
据了解,本次方案坚持“分类管理、分级管控”原则。以往,所有养老服务机构按照市里防控方案提高或降低防控等级。这次,方案提出分级管理原则,分别针对不同地区的风险等级使用不同的防控策略。总的原则为,高风险地区的养老服务机构严格实施封闭式管理,原则上按照《北京市养老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导引(第二版)》(京民养老疫控第8号)执行;中风险地区的养老服务机构原则上按照《关于调整优化养老服务机构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京民养老发〔2020〕52号)执行;低风险地区按照《关于做好养老服务机构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京民养老发〔2020〕96号)、《北京市秋冬季养老服务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京民养老发〔2020〕136号)执行。
方案要求坚持“非必要不外出、有必要的入院防护从严”原则。养老机构坚持封闭管理,但这种封闭管理状态是有呼吸的封闭管理,并不是一级防控状态下的封闭应急管理。所以,该方案体现了把握必要的防疫平衡,不因没有疫情而放松,也不因出现疫情就层层加码、过度防护。
与7月份发布的96号文件相比,《防控方案》规定了低风险地区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形下的防控措施。需要注意的是,健康监测并不是隔离观察,健康监测是指单间居住、单人就餐、不与其他老人密切接触,确需与其他老人密切接触的,要佩戴口罩并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
1.优化健康监测管理,重点关注三个变化。
一是要查验应用程序“北京健康宝”的“本人信息扫码登记”状况,关注14天旅行史;二是关注是否有呼吸道传染疾病的症状;三是对出现发热症状的员工,应第一时间立即向所在养老机构报告。
2.规范员工通勤,突出变化是对员工进行错时管理。
通勤员工与常驻机构员工在室内共同工作时,应佩戴口罩,用餐和休息时应分开错时。
3.调整在院老年人的“2个出入管理”程序。随着疫情防控实践经验的积累,结合疫情防控中老人集中反映的诉求,优化了临时外出老人管理程序,针对有事确需外出和临时就医的老人返院程序进行了调整。
一是对有事确需外出(不含临时就医)且当天能够返回机构的老年人,返院后可不再安排隔离观察,但应加强健康监测。
二是临时外出就医老人(含急诊、透析、化疗人员)当天返院后,自返院次日起7天内,在院内单间居住、单人就餐,且不与其他老人密切接触。
4.实施人物同检,强调进入机构内物品表面消毒。
凡进入养老服务机构的食材、快递、包裹等物体表面,尤其是进口冷链食品,严格按照规范做好消毒。
5.首次提出建立密切接触者记录制度。
建立密切接触者记录制度,为了防范可能出现的疫情风险,同时能够迅速确定密切接触对象,万一发生疫情后将不良影响降到最低。密切接触者即在未采取有效防护与其他人有1米内近距离接触的人员。建立机构内老年人及员工每日密切接触者台账,做到每名人员每日密切接触人员可追踪、可倒查。
6.规范老年人院内活动方式,强调对老人实施分区管理。
针对机构内不同功能,实行分区管理,划分后勤保障区、行政接待区、老年人照护区等,重点加强老年人生活区的管理。每个区域都是相对独立的空间,有条件的机构可以每个楼层作为单独区域,最大限度降低不同区域人员交叉感染接触。
老年人在照护区内活动不受限制,也不必佩戴口罩;未实施分区管理的,老年人应科学佩戴口罩,可在保持一米以上社交距离的情况下开展娱乐活动。有序恢复机构内老年人堂食。
7.探索“非接触式”家属探视方式。
为减少探视引发的风险,《防控方案》提出非接触式家属探视方式,引导养老机构通过构建更接近实景的视频互动方式,增加老年人与家属的日常互动;也可选择指定专区探视方式,引导探视人员隔着玻璃等物理介质进行探视,有条件的可为他们配备对讲音响设备,减少不必要的直接接触。具体如何操作,由机构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探索实践。
8.有序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强调严格执行驿站上门服务人员健康监测制度,对提供堂食服务的驿站,严格执行分散、同向就座,在不佩戴口罩无防护条件下避免互相交流。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编辑/彭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