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夺冠》的热映,让女排精神再一次点燃人们内心的激情,把人们重新带回一场场扣人心弦的比赛,重温一幕幕难忘的记忆。这支去年刚刚获得“十冠王”的队伍,已超越了单纯的体育范畴,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传奇,一个全体国人的情结,一种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的精神象征。
起起落落数十年间,总有人始终追随和陪伴着这支队伍,《北京晚报》资深记者孔宁就是其中一位,他见证了中国女排的数次巅峰,可以说是最熟悉、最了解中国女排的人之一。
继2005年的前作《大逆转》之后,他再度续写女排近十多年的泪水与辉煌,推出《中国女排:一种精神成长史》(北京日报出版社)一书,揭示了女排精神何以激荡人心的奥秘。
孔宁和女排结缘在世纪之交。彼时陈忠和刚刚上任,没有人看好这位前女排陪练,更没有人看好走下坡路、很久没有出成绩的女排。褪去上世纪80年代“五连冠”的光环,女排正处于一个落寞惨淡的低谷期,少有媒体关注,却开启和成就了孔宁与女排的漫长交情。
2001年初春,他孤身乘坐绿皮火车到湖南郴州采访当时正在那里集训的女排,和队员们吃住在一起,目睹她们在陈忠和指导下所进行的堪称残酷的魔鬼训练。虽是年轻一代,但从老女排那里继承下来的“三从一大”原则(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一点都没松懈,每天高强度训练完,队员连上楼的力气都没有,手脚并用才能爬回宿舍。但每个人都攒着一口气,要重回世界巅峰,这让孔宁意识到这届女排必将崛起。果然,这支此前无人寄望的队伍取得了2003年世界杯冠军,次年又拼得雅典奥运会冠军,成就了女排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看过雅典奥运会女排决赛的人,对陈忠和都留下了温和儒雅的印象,无论赛场局势如何紧张,他都不慌不忙地微笑着,给队员莫大力量,和对面的俄罗斯主帅形成鲜明对比。但少有人知的是,他也曾是一位铁腕的“魔鬼教练”。孔宁目睹,有时队员没有完成任务,全队中午饭都没吃,食堂师傅把饭送来,又被陈忠和送了回去。
训练艰苦,队员们有抵触情绪,陈忠和把大家召集在一起说:我知道你们心里恨我骂我,但我不怕你们现在骂我,而是怕你们以后骂我,骂我没有把你们带出成绩,耽误了你们的青春,我们今天所有的付出,都是为了世界冠军的梦想。女排姑娘们明白了陈指导的良苦用心,全队上下一心,刻苦攻关,连作为旁观者的孔宁也深受触动,感到了女排精神之所在。
雅典决战时,即便在0比2大比分落后、第三局依然落后的不利形势下,坐在看台上的孔宁依然有信心:“我了解她们,她们付出的心血太多了,就算输也不会这么输。”有志者事竟成,女排姑娘生生把已经胜券在握的俄罗斯女排硬拖入决胜局,以惊天大逆转夺取了最后的胜利。
作为常年跟踪报道女排的记者,孔宁的叙述充满了现场感,让人读之仿佛身临激烈的比赛现场,一个个教练员、女排姑娘的形象也通过大量的第一手交往细节呈现得血肉丰满、性格分明。但更重要的是,正如副标题所示,这本书呈现出在一场场展示于人的比赛背后,女排如何以一种内里的精神力量一以贯之。
所谓“女排精神”的提出,源自1981年女排首夺世界杯冠军后,时任全国妇联主席邓颖超在《体育报》上发表的《各行各业都来学习女排精神》一文,后来逐渐成为共识。在孔宁看来,这四个字里,蕴含了祖国至上、顽强拼搏、永不言败、永不放弃等精神内涵。中国女排最令人惊叹的是,几十年来不仅有高光时刻,亦有至暗时刻,但这样一种精神却始终未断绝,而是代代传承,即便在低谷也积蓄着能重回巅峰的力量,往往在不被看好时迸发能量。从袁伟民、陈忠和到郎平时期,都是如此,一次次让我们赞叹、落泪。
这种凝结在骨子里的精神是有深厚传统的。通过系统梳理新中国女排成长史,孔宁提出,女排精神与长征精神一脉相承,后经日本教练大松博文来华指导,发展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竹棚精神”。所谓“竹棚”,是建成于1972年的女排漳州训练基地,场馆用竹子搭成,地面就是泥地,后来才换成满是倒刺的木地板,队员们每天下来身上都血汗淋漓,却以顽强的意志练就了钢铁般的队伍。即便后来有了更好的基地和训练条件,新一代女排队员们依然每年要来这里重温、“充电”。
如今,郎平挂帅的队伍更年轻,训练更科学,更与国际接轨,姑娘们生活更时尚,但每天8小时训练、120公斤卧推等老女排时期的基本原则没有改变,女排精神的内核没有改变和褪色。年轻的姑娘们依然续写传奇,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谁也没想到,搭乘末班车勉强挤进八强的中国女排竟背水一战,连挫劲敌,一路奔至冠军宝座,再次诠释女排精神本色,真正践行了郎平所言的“不怕死才能不死”。
孔宁认为,某种意义上,女排所代表的不仅是体育精神,也是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每一次女排的胜利,每一次女排精神的彰显,都与时代相呼应,振奋了一代代人的心志:“五连冠”时期正逢改革开放初期,人们需要这样酣畅淋漓的胜利来获得激励和鼓舞,更好地投身现代化建设中去,让“团结起来,振兴中华”成为时代强音;21世纪初陈忠和领军的女排重回巅峰,亦是北京刚申奥成功,女排胜利为备战奥运提了一口气;到了郎平时期,中国迎来了新时代,女排亦迎来第三个黄金时期,恰逢其时地为国人注入强大的动力。所以,孔宁对中国女排的未来是乐观的,下次何时夺冠无法预测,但“中国女排肯定有一天还会登上巅峰,始终会在世界排坛占据一席之地,因为她们始终有一脉相承的精神内核。”
文/张玉瑶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乔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