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news|国宝应县木塔维修方案“难产”30年? 修缮方:方案实施正在优化中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10-20 18:17

-00微信图片_20190125154503.png

有着千年历史的山西应县木塔,是世界现存最高大的木结构楼阁式佛塔,是让建筑大师梁思成叫绝的国宝,然而19日,有媒体报道称,20世纪90年代初木塔修缮正式立项以来,修缮方案“难产”近30年。对此,承担修缮工作的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应县木塔项目组20日发文称,目前应县木塔局部倾斜非常严重,相关修缮方案确实出现过多次反复。但项目组认为,木塔自身结构体系是保证其自身安全的重要基础,目前仍然具备这一功能,在现阶段研究与实施、保障条件尚不充分完善的情况下,以“减缓倾斜发展”为目标的“治标”策略较急于彻底解决问题的“治本”更为合理、可行。目前,相关机构正在开展加固措施等的相关试验。

国宝应县木塔维修方案长期“难产”? 修缮方回应:如遇较大地震有局部失稳倒塌可能

19日,有媒体报道称,山西国宝应县木塔维修方案在过去长达30年的时间里一直“难产”。针对质疑,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应县木塔项目组20日通过国家文物局官方微信公众号发文介绍了应县木塔保护的相关情况。

微信图片_20201020175245_副本.jpg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介绍,应县木塔全高65.84米(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2011年4月测),约合普通住宅楼23层。外观八角五层六檐,内部九层,塔底层总面阔30.27米。全塔上下除了砖石塔基、屋面瓦作、一层墙体和砖砌铁制塔刹外,均为木构件搭建而成。由于各种应然与偶然的因素,使其经历雷火、风雨、地震、兵隳等各类天灾人祸,竟能在历代维修保护之下,岿然独存至今960余年,可称之为中国古建筑的百代标杆。

然而近代以来,应县木塔曾多次遭受炮击,塔身已可以看出歪向东北。经长期的持续发展,目前二层佛殿层自西南向东北方向侧倾斜日益严重,其程度通过不同时期照片对比肉眼可见。倾斜最严重部位为西南侧北平柱,2020年8月测量柱头相比柱脚中心点向东北方向偏移57.64厘米,而此柱高度仅为2.8米。

据介绍,相关监测成果表明,应县木塔二层局部倾斜非常严重且还在持续稳定发展,说明木塔结构并未处于稳定状态,如遭遇较大地震有局部失稳(倒塌)的可能性。因此应及时、有效开展应县木塔保护加固。

修缮方案曾出现反复 现方案实施正在优化中

历史上,应县木塔曾多次接受修缮。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称,上世纪90年代以来,确实存在修缮方案出现反复的情况。据介绍,1991年,中国文物研究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组织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京建筑大学)测绘应县木塔现状全套图纸,之后开展了残损现状勘察。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应县木塔修缮由山西省负责组织,投入了大量的研究力量与经费支持,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等十余家机构完成一系列勘察、测量、研究报告及设计方案。

微信图片_20201020175241_副本.jpg

2002年6月,应县木塔修缮保护工程管委会在太原召开了包括7位院士在内40余位专家参加的应县木塔修缮保护工程方案评审论证会,会上讨论了整体落架大修、上部抬升、钢架支撑与现状加固四类方案。落架大修虽然延续传统修缮做法,但存在旧构件更换过多与变形矫正后难以安装问题,历史信息损失过多;钢架支撑方案虽然对本体干预较少,但存在思路难以落地的技术问题,同时也是对木塔自身挺立的一种否定。最终上部抬升方案经专家投票占优,即将保存较好的上部三层整体抬升,大修调正二层倾斜柱梁框架后再将上部三层整体落回。

然而,由于难以确认上部抬升之后能否顺利回落到大修后的二层之上,2006年4月,这一方案经深化后,又在国家文物局于朔州召开的“应县木塔抬升修缮方案评审会”上被专家否定。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表示,在此情况下,加强监测,摸清木塔倾斜发展状况,开展针对性的现状抢险加固被大多数专家认可是一条现实可行的保护路线。国家文物局于此次会议后明确了现阶段应县木塔保护监测与研究先行,现状抢险加固的方针。2007年底,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承担应县木塔保护研究项目技术牵头工作至今。自2008年开始,经过对倾斜严重柱3年多的局部监测,明确其倾斜在持续发展,2011年5月,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监测阶段性成果汇报会,要求进一步深化木塔监测信息的分析研究和木塔现状的安全评估,在此基础上,抓紧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木塔局部维修加固方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随即启动了相应方案编制并在2012年报审, 2014年,国家文物局原则同意《应县木塔严重倾斜部位及严重残损构件加固方案》。实施中经过图纸深化、试验性施工,以及专家提议、现场暂停等一系列过程,2017年以来该方案实施正在优化之中。

微信图片_20201020175250_副本.jpg

力争3年内提出减缓倾斜进一步发展措施 相关试验正在开展中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认为,1990年至今30年以来,伴随着对应县木塔研究的深化以及文物保护理念的变化,目睹某些因前期研究不足而仓促开展的不当保护造成的重要文物的损伤,越发凸显在应县木塔保护中坚持监测与研究先行,不轻易干预本体的可贵。通过对木塔结构特点与监测数据的分析,可以认为木塔自身结构体系是保证其自身安全的重要基础,目前仍然具备这一功能,未因局部变形与构件破坏改变。“因此在现阶段,相关加固措施应是补强性质的,而非替代式的。” 在现阶段研究与实施、保障条件尚不充分完善的情况下,以“减缓倾斜发展”为目标的“治标”策略较急于彻底解决问题的“治本”更为合理、可行。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认为,基于多年工作积累与研判,研究院提出的应县木塔保护近期目标是初步开展木塔二层倾斜最严重部位现状支顶加固,完善木塔结构监测体系,完成木塔精细化测绘及信息留存工作,制定防灾预案。力争3年内提出减缓木塔倾斜严重部位倾斜进一步发展的措施,落地实施并初见成效。目前正在开展木塔倾斜严重部位局部足尺模型结构特性与加固措施试验。

据悉,2020年7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应县木塔工作站揭牌,为应县木塔保护研究工作提供了现场工作平台。下一步计划在此基础上建设“中国木结构古建筑保护研究中心”,组建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主导、相关研究机构紧密合作、多学科协同研究的工作团队,在应县木塔现状勘察评估、结构特性研究、材性检测勘探、传统修建技艺、修缮加固措施、建造历史沿革、修缮保护理念等多方面全方位开展研究并兼及其他早期古建筑。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北京青年报独家所有,授权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独家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屈畅
编辑/董伟

相关阅读
石窟寺如何避风雨?多国专家研讨文化遗产保护治理
中国新闻网 2024-08-20
中国重要石窟寺重大险情基本消除
中国新闻网 2024-08-19
箭扣长城五期保护修缮项目开工,数字化技术为文物修缮留下信息档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7
新疆鄯善县出现持续高温天气 局地逾50摄氏度
中国新闻网 2023-07-28
国家文物局:目前全国博物馆总数达到6565家 免费开放率超过90%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7-28
古建保护研讨会举办 “科技+文化遗产”推动古建筑保护数智化转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2-22
修缮之前先考古,长城保护有了新范式
新华每日电讯 2022-08-15
故宫要修墙!北京五处世界文化遗产将局部修缮或“保养”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2-03-0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