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他们的抗疫经历和感受,现场响起了一阵阵热烈掌声……
识政 2020-10-13 08:58

10月12日下午举行的“众志成城 共抗疫情”百姓宣讲活动首场报告会上,来自首都各行各业的8名宣讲员用满含温情的语言,讲述了一个个感人的抗疫故事,引发现场响起阵阵掌声。识政君(微信ID:PoliticalInside)带您走近这些“最美逆行者”。

穿警服的社区副书记

1.jpg市公安局丰台分局右安门派出所社区民警 傅天雷

 傅天雷是全市第一批“穿警服的副书记”,兼任右安门玉林西里社区党委副书记。

3月初的一天,社区卡口防疫人员反映,有位老人不配合体温检测,把卡口的小姑娘气哭了好几次。傅天雷“磨破”了嘴皮,用真诚打动了老人。他还为辖区内收治新冠肺炎病人的佑安医院医护人员协调解决临时休息地点,并护送深夜下班的医护人员。白天在社区卡口值守,晚上护送医护人员,傅天雷坚持了52天,直到佑安医院新冠肺炎病人清零。

6月11日,警报再次拉响,他又一次投入到疫情防控中,守好医院和社区这“两大阵地”,“扎”在医院,带着保安员维护核酸检测点秩序。那些天,他嗓子哑了,汗水湿透了警服,留下层层汗渍,也成了医生和护士口中的“喇叭哥”。

为爱逆行

2.jpg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病区护士长 阮征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阮征第一时间主动报名驰援武汉。她支援的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负责接收危重症病人,工作任务艰巨。

为病人输液、发药、打针、喂饭、清理大小便,所有的护理工作阮征都不在话下。在口罩、护目镜、防护服、隔离衣、防护面屏的层层包裹下,因为缺氧,她的心率达到了140次/分,头皮还被发髻硌了一个血泡。为了全身心投入这场战斗,阮征毅然剪去20年的长发。

阮征说,职业就是使命,责任就是担当。疫情当前,她有责任,也有义务冲在最前线。家人的爱给她力量,作为医务人员,他们也被全社会的爱温暖着。是爱让他们无所畏惧,是爱让他们永远坚守。

胡同里的“翻译官”

3.jpg东城区安定门街道分司厅社区社工 姚远

 大伙儿管姚远叫“翻译官”,不光是因为他曾在英国留学、工作过,更是因为他在疫情期间肩负起对辖区外国友人的防疫宣传和登记工作,帮助十几个国家的外国友人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在姚远和同事们的努力下,外国友人不仅对中国防控疫情做出的努力充满信心,还成为抗击疫情的宣传员、战斗员。

姚远说,社区是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主战场,千千万万个社工筑起了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他要当好社区的守护人,当好胡同里的“翻译官”,为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建设贡献力量。

 我在抗疫一线入党

4.jpg同仁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 金建敏

金建敏是北京援鄂医疗队的一员。援鄂期间,她为了让患者更好配合治疗,总会认真解答他们提出的每一个疑惑。一位患者康复后担心病情复发拒绝出院,金建敏又主动留电话、微信,提出有问题随时联系,打消了患者的顾虑。

作为队长,金建敏还关注队员的情况。团队的8名护士组成同仁党员护理先锋队,4小时内需要完成对近50名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护理工作,在常规护理之外,还要做很多“分外事”:给重症的老年患者读女儿的亲笔信鼓励他积极治疗;在医院跑上跑下为陌生人寻找失联的亲人……

经过65天的奋战,医疗队圆满完成援鄂救治任务,实现了全体队员“零感染”的目标。度过至暗时刻,48岁的金建敏决心加入中国共产党,“因为我们的党‘心中有民’。”她说。

在大豆各庄的下沉故事

5.jpg市直机关工委机关党委(人事处)副处长 周丽坤

 周丽坤是市委抽调下沉社区农村的1500多名市级机关干部之一。下沉期间,她和同事挨家挨户入户排查、宣传政策,每天的步数都超过2.5万步,累得饭也不想吃、话也懒得说。不知不觉中,周丽坤和同事们的努力感动了村民,抱怨和不理解越来越少。

新发地批发市场聚集性疫情发生后,周丽坤再次下沉,在村口执勤,测温、登记、查验健康码,皮肤晒黑了好几个色号。

近5个月的坚守,换来了大豆各庄村的“零感染”。像周丽坤一样,下沉干部中,有的每日往返150公里,坚持到村值守;有的夫妻共同奋战在抗疫一线;有的刚刚出院,便匆匆返回了工作岗位……

周丽坤说,作为疫情防控工作的参与者、见证者,她切身感受到了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及中国制度的优势和力量。下沉一线的防疫经历,将永远鞭策她认真践行党员的初心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外卖小哥的“非凡使命”

6.jpg美团外卖五道口站配送员 高治晓

 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大家都不敢出门。家人也劝高治晓别送外卖了,虽然心里也怕,但他始终没停下来。他想,如果外卖员都不送了,大家的日常生活怎么办。如果大家不得不出门购物,被感染的风险会不会更大?

疫情期间,高治晓每天要跑一百多公里,派送四五十单到六七十单,经常饭都顾不上吃,有时还会遇到特殊订单。他给独居老人代买过胰岛素,给住院的新冠肺炎患者送过充电线……抱着“每一单都是送给家里人”的想法,一单一单坚持了下来。

高治晓说,过去只是把送外卖当成一种谋生的职业,但这次疫情让他觉得,自己这个职业也很伟大,因为递送的不仅是生活中的柴米油盐,更是人间的温暖和希望。

追踪病毒的“福尔摩斯”

7.jpg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医师 刘白薇

 您知道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那一串串的数字是从哪儿来的吗?您知道北京再次出现新冠肺炎疫情是如何迅速锁定新发地市场的吗?这背后,都有流调员追踪病毒的身影。大家都说他们是追踪病毒的“福尔摩斯”。刘白薇就是其中一员。

刘白薇说,6月11日的凌晨,排查出一名核酸阳性患者“西城大爷”,流调员们连夜赶到医院,穿上防护服,和病人开始了长达四个半小时的“促膝长谈”。在流调员的各种点拨和提醒下,“西城大爷”回忆出了他发病前14天的全部行程和曾去过的23个可疑场所。经过细致精准的调查分析,不到一天,就成功锁定了病毒源头——新发地市场。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截至目前,北京已完成3000多例可疑新冠肺炎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锁定900多名确诊病例。流调员们白天调病例、追密接,晚上整资料、写报告。刘白薇说,一份报告六七十页都是常事儿,每次报告充实一些,心里就会踏实一些。

用生命记录爱与希望

8.jpg北京广播电视台《生命缘》总制片人、记者 李潇

从1月23日开始,《生命缘》共推出纪录片100期,视频点击量9.8亿次,新媒体总阅读量达40亿次,是在全国抗疫中发稿最多的新闻纪录片团队。

和医生一样,《生命缘》团队战斗在有着“暴风之眼”之称的重症“红区”里,脸上留下了被口罩勒出的一道道血痕,满手也都是因消毒剂而皲裂的小口子。为了节省防护服,他们在隔离区里拍摄经常是十几个小时不关机,直到电量耗尽;为了抢下重要镜头,他们常常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扛着摄像机一路小跑,有人因为缺氧累瘫在地,喘几口气后又接着拍摄;怕沾上病毒,他们用保鲜膜把摄像机包裹得几乎无法变焦,只能靠近患者一尺的距离拍摄……

李潇说,用生命交换每一个珍贵的镜头,用心用情讲好每一个故事,告诉世界,在中国,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撰文 | 刘菲菲 武红利   摄影 | 贾同军

编辑/崔毅飞

相关阅读
他们在洪水中奋战5天5夜,救了680余人
北京日报 2024-05-04
他们奔走在抗疫前线,只为守护一方平安!
北京昌平 2022-12-01
人间事|“想他们的时候,我就听他们讲话”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2-01
孙河|同舟共济 尽锐出战 抗疫先锋队紧急支援高碑店乡
孙河地区办事处 2022-06-16
昌平|积极投身疫情防控 他们都是好样的!
和美南口 2022-05-24
藏不住了!京沪抗疫一线 TA们的“战斗”劳动节!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5-11
抗疫故事|他们,守护这座城市——快递小哥
新华社 2022-04-12
广宁|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疫苗热情高,听听他们怎么说······
腾飞广宁 2021-12-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