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66岁,自2006年开始参加北京市的志愿服务,累计时长3465.5小时,是一名五星级志愿者。今年北京实施垃圾分类以来,不少与我同龄的老社区居民都加入到了垃圾分类引导员的行列。
今年5月8日,小区举行了垃圾分类说明会。我认识到,实行垃圾分类不仅美化环境、节约资源,还可以变废为宝,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于是便与同小区年龄相仿的吴建周、赵春玲两位居民加入到垃圾分类引导员的行列。
最初十几天,我们在垃圾投放点儿做值守工作,后经过商议改为定期观察,并协助分类。因为我退休前在报社工作,拍照片和记录身边事儿是我的爱好和习惯。所以,在社区志愿定期观察期间,我用镜头拍下了小区垃圾分类过程中形形色色的人和事。
记得那天,我在倒完垃圾时,碰到一位女士。她手上拎着的厨余垃圾袋突然漏了,垃圾撒落了一地。面对满地的厨余垃圾她显得手足无措。迟疑片刻,她马上蹲在地上,用手一点一点地把撒在地上的厨余垃圾捡到厨余垃圾桶内。这一幕被我用相机记录了下来,希望通过社区宣传,给大家树立好的榜样。
开展垃圾分类活动后,社区把以前分散在居民单元楼前的垃圾桶集中到垃圾站摆放。有居民不习惯,依然还在原来摆放垃圾桶的空地上放垃圾。每每遇到这样的情况,吴建周师傅都会很有耐心地把散落着的垃圾袋捡起来放到垃圾站的垃圾桶内,这些都被我的镜头记录下来。
当然,也有我腾不出手拍照的时候。有时,我发现厨余垃圾桶内混有许多塑料袋,塑料袋里裹着散发着怪味的厨余垃圾。我想,做肥料的厨余垃圾混入塑料袋会损坏处理垃圾的机器,必须要把它拣出来。于是徒手上阵,把厨余垃圾桶内的塑料袋一个个拣出来,投放到其他垃圾桶内。毕竟,小区环境就是咱居民的面子,需要我们共同去守护。
在志愿者们的引导带动下,居民们自觉遵守垃圾分类的意识增强了,按要求分类投放垃圾的居民越来越多,我的镜头里是更加整洁的小区环境。垃圾分类这种文明的“新时尚”逐渐成为了社区居民们自然而然的“新日常”。
文/张斌
编辑/韩世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