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副总谈科创板深改:20%涨跌幅限制没有马上调整必要
澎湃新闻 2020-06-19 07:50

6月18日晚间,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刘逖在出席第十二届陆家嘴论坛时,就科创板下一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详细解读。

在科创板发行审核工作方面,刘逖介绍,科创板审核进入全新的2.0阶段,审核理念没有改变,问询方式变得更精准、更高效、更务实、更协同。

在科创板上市门槛设置方面,刘逖指出,允许同股不同权企业上市,体现了科创板的包容性,目前上市之前未设双重股权架构的企业在上市之后不允许调整,不过不排除规则以后可能改变。此外,刘逖还提到,允许未盈利、红筹企业来科创板上市,也是满足市场的需求。

在科创板交易制度建设方面,刘逖表示,20%的涨跌幅限制是多方考虑的结果,暂时看不到马上调整的必要。而做市商制度的推出则将有助于稳定市场合理定价,而这还需要配合高效的融券制度。

970.jpg

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刘逖 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

谈“审核2.0”:审核理念没有变

刘逖说:“从交易所角度来看,我们的审核理念没有变,一贯坚持以信息披露为核心,把选择权真正交给市场,不断简化发行上市的条件,增加包容性。”

据他介绍,科创板前期的审核平均天数为65天,称为“审核1.0版本”。2019年年底,根据市场需求,以及在交易所前期审核经验的积累上,上交所推出 “审核2.0版本”。这两个版本在审核理念上一致,但在具体做法上有一些差异。

差异一是,问询更精准。突出重大性、针对性,重点关注影响投资者判断的一些关键问题,避免前期类似于题海战术的免责式问询,问题设置上尽量做到减量、提质、增效。

差异二是,更高效。随着审核能力的提升以及中介机构的经验积累,整个审核过程更加高效。

差异三是,更务实。严格围绕发行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的要求把关,不在明确的条件之外设立新的关口,提高门槛。

差异四是,更协同。积极回应中介机构职业水平的提升,优化审核作风,强化服务意识,帮助发行人、中介机构理解监管机构的一些想法,提高中介机构的回复质量。

谈审核加速:有些情况可以考虑简易审核

问题减少是否会影响问询的质量?对于这一疑问,刘逖表示,审核质量还是遵循重大性、相关性、有效性原则,不是问得越多就越有效。要重点关注影响投资者投资决策的问题,不影响投资者决策的就可以减少。

他同时还提到,科创板的审核问询事实上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比如,有些涉及企业的商业机密,是不是可以引入秘密审核制度?美国纳斯达克每年的秘密审核公司占比可能在30%甚至更多,大量的信息是不用向公开市场披露的。

刘逖认为,有些情况下,可以考虑实施简易审核,比如已经在其他主板市场表现非常成熟的企业,也没有违法违规的纪录,这种企业可以实施简易审核。下一步,上交所可以进一步提升审核质量和效率。

谈同股不同权:应该包容不同的优质企业

谈到允许同股不同权企业来科创板上市,刘逖表示,从交易所来看,科创板试点注册制的核心是增强包容性,我们应该包容不同的优质企业,让他们到科创板来上市。所以对双重股权架构或者说同股不同权公司而言,上市没有障碍。

他说,在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上市公司不管是怎样的股权架构,核心就是企业要有人负责,如果企业股权高度分散,企业经营就很难持续。不过,根据目前的规则,上市前同股不同权没有问题,但如果上市以后再换,目前是不支持的。正常情况下,申报材料之前就把价格要明确下来,如果过程中调整,就会中断审核,比较麻烦。所以上完市以后调整目前是不支持的,但不排除之后规则会调整。

谈未盈利企业:现在不盈利可能未来的成长空间更大

刘逖表示,科创板允许不盈利的企业上市,也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投资者和企业都有这样的需要。

“因为资本市场从投资的角度关注的是未来和成长性,一个企业现在盈利能力很强,不代表未来盈利能力很强,现在不盈利可能未来的成长空间更大。美国亚马逊就很典型,多年不盈利但仍是全球市值排名前几位的公司。如果投资人在不盈利的时候买了股票,很可能都是几百上千倍的收益。资本市场关注成长性,一些目前不盈利的企业上市后,通过信息披露告诉你该公司的真实情况,交给投资人来判断公司的未来,这也是投资者需要的。”

刘逖指出,从企业自身来说,在它不盈利的时候,如果能够成为一个公众公司,打开融资通道,对于它的成长也是非常有利的。

“我们有个统计数据,2015年以来,中国企业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有接近一半是不盈利的企业,因为在科创板推出前,不盈利的企业不能在境内上市,所以这些企业只能到境外去。但这些企业中,有些成长是非常不错的。所以这也是满足市场需要的一个基本举措。”

谈红筹企业:如果这方面不包容,辐射面就不够

在谈到允许红筹企业登陆科创板这一制度创新时,刘逖指出,科创板核心是两个目标,一是推动科创企业上市,更好地服务科创企业,推动中国的科技创新事业;另一个是作为资本市场改革的试验田,不断完善资本市场的基础制度,向其他板块复制推广,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他说,允许红筹企业到科创板上市,本质上也是服务科技创新的内容,不少企业,尤其是新经济的企业采取的是红筹架构,如果我们这块不能包容的话,可能科创板服务科技企业的辐射面就不够了。

谈涨跌停板:20%的限制没有马上调整的必要

刘逖指出,中国的股票交易制度可能还有三方面不足。

第一是差异化不够,比如大股票、小股票的交易模式是一样的,流动性好的股票和流动性差的股票交易制度也是一样的,而这在境外差别很大。此外,大单和老百姓的交易也是一样的,比如一天要买几个亿和一天买五万块钱的交易模式是一样的,所以差异化不够。

第二是交易限制还是客观存在的,比如交易的时间很短,交易效率相对也不是特别高。

第三是多空平衡机制不够健全,总体上看还是单边居多,缺乏对做空相对平衡的力量。

针对这样的制度安排,科创板做了一些创新,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第6个交易日起涨跌幅限制调整为20%。

刘逖解释:“为什么会设这个20%?我们做了很多研究,综合考虑下来设了20%。5天的设计也是经过分析的,主板、中小板平均是7到10个交易日才能实现价格均衡,科创板用一天的时间就能解决。按照目前科创板运行的架构,20%还是比较恰当的值,没有马上调整的必要。”

谈做市商制度:需要配合高效的融券制度

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6月18日上午提到,要在科创板推出做市商制度。

对此,刘逖介绍称,上交所在ETF市场已经于2012年引入做市商,总体来看效果不错。

他认为,做市商有维持基本流动性和稳定市场合理定价两个作用。

从流动性的角度看,应该讲目前科创板100多家公司交易比较活跃,流动性是没有问题的,因此更重要的作用会体现在做市商发挥合理定价方面。刘逖指出,配套制度要跟上,“我个人觉得比较重要的制度就是高效的证券借贷融券服务,如果有融券制度,做市的时候成本会降下来,定价效率会更高。”

谈发展目标:希望科创板率先进入成熟市场

谈到科创板开板一年来的亲身经历,刘逖感慨,最大的感受还是感谢。“科创板很多审核、交易制度都是全新的探索,在这个过程中,体会最深的就是我们得到了各界的支持,有中介机构的,有拟上市企业的。这一年来,大家对科创板平稳开板及后续交易的宽容、理解以及帮助,这些让我印象最为深刻。”

在论坛的最后,刘逖表示,科创板下一步的改革还是任重道远的。科创板的目标就是率先进入成熟市场,希望通过制度创新和制度的包容性,满足市场需求,率先进入成熟市场。

来源/澎湃新闻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上交所刘逖:坚定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进一步深化互联互通
澎湃新闻 2022-11-27
明确涨跌幅限制、强化交易监管,可转债交易细则正式落地
第一财经 2022-07-30
上交所可转债交易细则8月1日起施行 设立20%涨跌幅限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7-30
科创板增加新股标识“C” 提醒投资者区分涨跌幅限制
第一财经 2022-05-14
全国政协委员冯艺东建议:统一A股涨跌幅限制为10%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3-04
上交所副总经理刘逖:科创板可以从四方面支持科技自立自强
上海证券报 2021-12-25
上交所刘逖:科创板专业投资者今年交易占比接近90%
澎湃新闻 2021-12-25
上交所刘逖:科创板为全球资产配置提供新机遇
上海证券报 2021-09-1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