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市场监管总局从保障食品安全的角度,对加强农贸市场疫情防控作出部署,北京市根据疫情发展实际,重点部署加强农贸市场防控各项工作,都是非常及时和必要之举。从经营商户、市场管理方到政府职能部门,每个参与主体和环节都必须高度警惕万般谨慎,任何疏忽松懈麻痹大意都可能给病毒以可乘之机。这方面的深刻教训必须认真记取。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6月17日召开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要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工作部署,坚持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着力排查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食品安全风险,督促食品经营者严格落实进货查验、索证索票责任,主动配合卫生防疫机构开展环境卫生消杀,灭除疫情传播风险,防止食品被污染,保证市场销售食品安全。
近期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发生聚集性疫情,农贸市场、集市、菜市场的防疫问题和食品安全备受关注。6月18日,北京市疾控中心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农贸市场预防性消毒指引,从“消毒原则”、“消毒人员防护”、“消毒方法”三个方面,对农贸市场做好疫情防控条件下的消毒工作做出规范指引,其中“消毒方法”具体分为“售卖水产、肉类、蔬菜、水果等经营区域”、“其他经营区域”、“运输工具”、“卫生间”等八个方面。该指引适用于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农贸市场预防性消毒,对北京和各地的农贸市场加强预防和控制疫情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继6月15日晚北京连夜对全市农贸市场进行全面消杀后,各大农贸市场从即日起进入常态化消杀,每日于闭市后开展预防性消毒及病媒生物消杀。截至6月16日6时,全市已消杀农贸市场276家,关闭地下、半地下农贸市场11家,并延伸消杀餐饮服务单位33173家。迅速制定并严格执行农贸市场预防性消毒指引,对所有农贸市场包括未出现疫情的农贸市场进行强化消杀,是北京下大力气抓严抓实农贸市场疫情防控的一个缩影。
农贸市场空间紧凑,人员密集且接触频繁,客商南来北往活动面大,各种畜禽食品来源复杂,容易携带或滋生病毒病菌。从疫情传播规律看,农贸市场是最适合病毒传播的场所之一,国内外疫病传播史也表明,农贸市场是容易滋生疫情并导致疫情扩散的高风险之地,理当作为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
前段时间,全国多数地区疫情形势趋于缓和并持续向好,各地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和经济社会生活恢复,遍布城市的农贸市场、集市、菜市以及各类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逐渐恢复营业。农贸市场激活了城乡的“烟火气”,恢复了市场活力,有利于促进保障就业、民生和经济发展,受到了各界的欢迎。然而,农贸市场容易产生疫情并导致疫情扩散的风险,非但没有随着市场恢复而降低,反而在某种程度上有所加大。
按照统一部署,北京市有关部门对所有与新发地批发市场有密切接触和关联的人员进行全面的排查、核酸检测和居家观察,对所有农贸市场及餐饮店、食堂等重点场所进行全面防疫检查、环境消杀和核酸检测,对农贸市场、半地下农贸市场、社区菜市场等重点场所发现消杀不到位、环境脏乱差的,先行责令关停整改。农贸市场、菜市场等场所的特点和现状,决定了上述工作涉及面很广,执行难度较大,但再难也要坚决执行农贸市场联防联控举措,依法依规严格落实各项制度规范,否则一旦引发新的聚集性疫情,后果不堪设想。
市场监管总局从保障食品安全的角度,对加强农贸市场疫情防控作出部署,北京市根据疫情发展实际,重点部署加强农贸市场防控各项工作,都是非常及时和必要之举。各地在农贸市场恢复营业过程中,从经营商户、市场管理方到政府职能部门,每个参与主体和环节都必须高度警惕万般谨慎,任何疏忽松懈麻痹大意都可能给病毒以可乘之机。这方面的深刻教训必须认真记取。
文/北京青年报特约评论员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