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一个人,带动一家人,家家实现垃圾分类”,为推动落实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房山区妇联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的职能优势以及广大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的独特作用,在全区广大妇女和家庭中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6月9日上午,北京青年报记者来到拱辰街道瑞雪春堂社区,发现在垃圾桶旁边值守的“清一色”都是女同志,她们现场指挥居民正确投放垃圾后,还会给居民奖励一枚“印花”。她们都是巾帼志愿服务队的成员,也是小区的居民。垃圾分类指导员敖宇就是其中一个,她告诉北青报记者,她从5月7号就来到垃圾分类投放点值守,印花集齐10枚,可置换垃圾袋一卷,18枚可以置换垃圾袋2卷。同时连续一个月达标的家庭可以被评为一星户,连续两个月达标的可以被评为二星户,依次类推。
据了解,在拱辰街道瑞雪春堂社区,社区妇联研究制定了“垃圾分类星级户”创建管理办法,明确“星级户”类型、评星标准等内容,充分调动居民积极性。截至目前,社区以一里5个楼栋、二里4个楼栋为试点,其中已有400户家庭参与到星级户创建活动中来。
这是房山区妇联在社区着重打造的“垃圾分类星级户”试点,让垃圾分类“家”行动在基层落地落实。区妇联在拱辰街道、城关街道、西潞街道、长阳镇开展“垃圾分类星级户”创建工作,以“行动自觉、设施完善、分类正确、投放精准、源头减量、志愿服务、邻里互助”作为评选标准,充分发挥巾帼志愿者、楼门长、在职党员的作用,动员更多的家庭参与到垃圾分类活动中来,不断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幸福感、荣誉感,在家门口“闪亮升星”,实现社区“气质”和“颜值”全面升级。
在农村,区妇联将垃圾分类工作与“美丽庭院”创建工作和寻找“最美家庭”活动紧密结合,同步推进,并将垃圾分类作为“美丽庭院”示范户和“最美家庭”评选的一项重要内容,进一步树立广大家庭生活垃圾分类的学习榜样。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婧
编辑/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