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6月1日实施,在公共卫生方面,将重点治理在公共建筑物、公共设施设备上乱贴小广告等行为。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日前,顺义区胜利街道成立小广告清理专项工作组,11名街道城管执法队员“分段包片”、217名小巷管家“包里包面”,清理违规小广告,并依法对小广告电话进行停机处理。
胜利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马海亮介绍,为了促进《条例》落实落地,根除城市“牛皮癣”顽疾,全队11名执法人员“分段包片”巡视治理。分段范围是辖区内11条主干道,包括建新东街、建新西街、站前街、站前东街等,划分为11个责任段,并以主干道道旁的社区为相应包片社区,每名执法人员负责一个责任段、一到两个包片社区。同时,联合辖区内的217名小巷管家,“包里(楼道里)包面(社区街面)”治理小广告。
“我的责任段是建新东街主干道,相应的包片社区是建新南区。这里商户林立,是小广告的多发地。我趁着中午有时间,再过来巡视一圈。”5月28日中午12点半左右,执法队员贾颖超和队友来到建新东街和建新南区执法巡视。贾颖超在取证执法的同时,联系辖区志愿者和街道聘请的第三方小广告清理队,对发现的小广告及时进行清理。“对于不接受处罚的,我们会按照相应的程序对小广告上的电话进行停机处理。”贾颖超说。
截至目前,小广告清理专项工作组累计巡视执法320余次,清理小广告1600余张。胜利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执法人员“分段包片”、小巷管家“包里包面”的做法已在全辖区全面铺开。为使这一做法效果更明显,胜利街道除聘请第三方专业清理队伍外,还与各物业公司、政府直管小区的物业保洁员签署了小广告清理协议,实现非法小广告的取证、清理、查处工作快速高效进行,确保辖区里、面都干干净净,遏制乱贴小广告等不文明行为。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斌 通讯员 闫兆松
编辑/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