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长沙85后作家曾散拿到了长沙县卫生健康局颁发的《解除医学观察告知书》。这,意味着他那段武汉“逆行者”的特殊人生经历正式告一段落——今年2月,擅长撰写报告文学的曾散,接到中国作协赴武汉一线采访的通知后,通过有关部门的协调,于26日中午从长沙乘坐高铁抵达武汉,开始奔波在武汉三镇近40天,采访了130多位90后、00后抗疫英雄。
以前,曾散总听人说90后从小娇生惯养、不做家务,吃不了苦,QQ上玩着火星文长大。采访完130多位90后、00后,曾散最大的感受是90后一代在茁壮成长:4.2万名援鄂医疗队员中,90后超过三分之一,是这次抗疫的主力军和生力军。
五四青年节前夕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曾散透露,正以这些采访素材为基础、创作一部反映青年抗“疫”的长篇报告文学,暂定名为《青春脊梁》,“因为这些青年就是我们国家的未来,也将是我们国家的脊梁。”
打动这位80后的130多位90后、00后,究竟有着怎样的青春故事?
曾散在隔离点采访结束后,需要做细致的全身消杀工作
“如果说汶川女孩佘沙是抱着一颗感恩之心驰援武汉的话,那么比她大两岁的北京女孩李佳辰则是传承母亲非典时期救死扶伤的精神,逆行来到武汉的。”曾散告诉北京报记者,他见到李佳辰的时候,她刚结束前一天的战斗任务,在驻地休整。
李佳辰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援鄂护士。在她的眼里,母亲是她的榜样,“得知你要去武汉前线的消息,一时间有些恍惚。思绪拉扯回17年前,我去非典前线的一幕幕浮现在眼前。那时你刚刚9岁,也许你还不懂非典是什么、前线是什么。为了能给妈妈加油鼓劲儿,你用稚嫩的小手给妈妈弹奏了一首钢琴曲《世上只有妈妈好》。那时的妈妈,身上肩负着医务人员的责任与使命,虽然义无反顾奔向前,但心里最牵挂、最放心不下的还是年幼的你。”这是曾经作为逆行者的母亲,写给她这个出征女儿的家书。
李佳辰在武汉抗疫前线
就这样,带着母亲的叮嘱, 李佳辰从2月9日晚上9时开始,奋战在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重症病房,她一个人要照顾五六名患者,输液、打针,负责他们的生活起居,帮助他们舒缓心理,每一样工作都尽心尽力,她经常会想到妈妈在信中提醒的“如何给病人传递温暖”。对于重症患者来说,改善通气很重要,李佳辰要认真盯住每一位所负责的患者,除了帮他们减轻呼吸机带来的不适,还要及时拍背、吸痰。尽管每天都直面风险,可她觉得护佑生命就是她的职责所在。
病房里很多事都让李佳辰感动。有次上班,一个上着呼吸机的60岁左右阿姨喃喃地好像在重复说着一句话,李佳辰以为阿姨哪里不舒服,就把她的面罩稍微扣开一点,让她一字一字慢慢说:“你们是救我命的,谢谢你!”阿姨重复的这句话,让李佳辰瞬间泪目。
李佳辰在武汉抗疫前线
这是一次血与火的考验、一次生与死的较量,让26岁的李佳辰对生命有了更多一层理解,也让她真正体会到了白衣战士的使命与责任。值得一提的是,以前在北京时,她从来都是用洗衣机洗衣服,也很少做家务活。现在出了门,上了战场,面对艰苦的环境,她学会了手洗防护服,还有清扫房间,这也是一个不小的收获。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恩杰
编辑/弓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