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春兰在湖北一线督战了整整两个多月。就在4月8日零时,孙春兰还现场检查解除离汉通道管控工作情况。
孙春兰是2018年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她也是新一届国务院副总理中唯一的女性成员,负责卫生健康、体育、教育等工作。
疫情发生后,孙春兰以“中央指导组组长”的身份出现在湖北。
政知君统计发现,自1月28日开始,出现在公众面前的孙春兰,或是在听取湖北相关汇报,或是在医院、方舱考察,或是召开中央指导组会议,前前后后,至少有41次的公开报道(文末附)。
在2月4日,湖北省政府官网曾提到,“她(孙春兰)是副总理,是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是中央指导组负责人。”
41次
2020年,是进入新世纪二十年代的第一年。
但在新年钟声敲响之前,一个后来被命名为“新冠病毒”的疫情,让武汉成为了“震中”。
在之后的两个多月,我们见证了这场疫情带来的许多变化,第一个应该就是1月23日的“武汉封城”。
在武汉封城不久(1月27日),大年初三,孙春兰率中央指导组抵达湖北省武汉市,对新冠肺炎疫情一线防控工作全面“督战”。
其实,在武汉封城的前一天(1月22日),孙春兰就在武汉市检查指导疫情防控工作。她说,“湖北省、武汉市各级党政干部必须落实责任、担当作为。”
从1月28日至4月8日,孙春兰至少有41次公开报道。
从研究病患救治、集中收治隔离到做好物资保障工作,从疑似病例检测到强调“应收尽收”、做好重症患者救治,从关心关爱医护人员、做好群众生活保障到科研攻关、复工复产,孙春兰的每一次公开露面,都是外界了解湖北最新疫情的风向标。
“定盘星”
“战时状态决不能当逃兵,否则就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2月6日,孙春兰在武汉市疫情全面排查动员部署会上曾这样表示。
这段掷地有声的话语,在以往的新闻报道中,并不常见。这一方面体现了疫情的严峻形势,另一方面,也让外界对这位女副总理,有了更为立体的认识。
在湖北媒体笔下,孙春兰率领的中央指导组,带来了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定盘星”。她的出场,就是表明她带着党中央国务院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托。
孙春兰更为坚决、强硬的一面也体现在了2月23日的一段视频中。
这段视频公开了不少中央指导组在湖北战疫中的珍贵工作画面,也披露了孙春兰的工作情况。
在会议现场,孙春兰言辞坚决:
“这900人明天无论如何都得收尽,应收尽收不是藏猫猫,必须坚决彻底,不能含糊!”
“我们这里为什么这个重症这么难,就是收治得晚。一定要把居家的重症先收,应收尽收。我就觉得这个收治工作不能松劲,千方百计收进去!”
“治疗方案我们要抓紧完善,今天你们就连夜把治疗方案做出来,明天就布置下去。”
在当时的湖北一线,中央指导组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应收尽收”。
3月5日,孙春兰曾率中央指导组到武汉市青山区翠园社区、江汉区西桥社区,实地察看社区防控和群众生活保障情况。
在考察时,有居民从家里的窗户向正在考察的中央指导组喊,”假的,假的”,主要反映的是,社区物业假装让志愿者送菜送肉给业主,实际工作不到位的情况。
对此,孙春兰要求,“省、市领导深入调查,不回避矛盾,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坚持务实作风,实事求是、切实解决问题,提升群众满意度。”
“几度哽咽”
孙春兰也展现了女性情感细腻的一面。
在过去的两个月,不管是外出调研,还是开会部署,孙春兰多次强调对医护人员的保护。
在一次会议现场,她说,“我们的医护人员非常了不起,我们还是要保证安全。所以这个防护服尽快定下来!”
3月1日,孙春兰曾组织中央指导组召开支援湖北340多支医疗队代表视频会议。
在现场,孙春兰说,一个多月来,广大支援湖北的白衣战士舍身忘死,夜以继日,始终奋战在防控救治的最前沿,涌现出许多感人的事迹。
“有的夫妻在汉见面不到1小时就各奔工作岗位,有的在雷神山医院举行‘战地’婚礼,有的因为工作强度大、时间长,累倒在岗位上,有的火线递交入党申请书……还有我们的人民子弟兵,在危难面前总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
说到这里,她几度哽咽。
坚守一线
一个事实是,在援鄂医疗队开始陆续撤离之后,孙春兰仍率领中央指导组在湖北一线坚守。
在为医疗队送行一天后,她率指导组出现在同济医院,调研指导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
最近的一段时间,她在湖北关注了复工复产、科研攻关,还去武汉大学研究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和校园疫情防控工作。
4月7日,孙春兰再次开会,研究部署4月8日解除离汉通道管控后的各项工作,并率中央指导组前往车站、商场、超市、饭店等,考察疫情防控情况。
8日0时,孙春兰率中央指导组和湖北省武汉市主要负责同志,现场检查解除离汉通道管控工作情况。
在武汉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孙春兰通过视频实时了解各交通管控卡口撤除情况以及离汉人员可溯化追踪等措施。在武昌火车站,检查离汉人员安检、进站和防控工作情况。
她指出,解除通道管控不等于解除疫情防控,“在有序放的过程中确保稳”。
彼时,她已经在湖北工作超两个月。
资料 | 新华社 人民网 湖北省政府官网等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孟亚旭
编辑/马晓晴
校对/罗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