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急救中心副主任医师赵智刚重返医院上班。此前的10多天里,他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得不进行自我隔离。退烧后,他加入了医院的在线问诊团队,先后为超过700名患者做了在线诊断。他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700多人中,很多人的病情较为严重。在这期间,他仅因为老婆孩子出现疑似症状,中断了2天,其余日子里,他每天都在线为患者服务10个小时。目前,已经康复的赵智刚重返医院,投入到对抗疫情的一线之中,他表示,目前精力有限,需要看后续情况,再看是否继续在线为患者服务。
抗疫医生感染后首个报名在线为患者看病
2月5日,是40岁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急救中心的副主任医师赵智刚回到医院重新上班的第一天。
作为医院发热门诊会诊专家的赵智刚自从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一直待在医院抗击病魔的最前线。然而1月18日,他发现自己的身体出现了发热等新冠肺炎的症状。“我家里有老婆和孩子,当天我就找到了一个单独的地方,把自己和家人隔离了。”
1月22日,赵智刚被确诊感染。北青报记者了解到,确诊后,赵智刚认为自己是轻症,加上医院床位紧张,为了给更多患者腾出空间,他给自己诊断开药后,进行了自我隔离治疗。
这期间,赵智刚的体温一度达到38摄氏度以上,但几天后,体温慢慢降了下来。“可就在这段时间里,我的几名同事也感染了。我当时也很懊恼,眼见着那么多人来看病,我却只能自我隔离在外,我觉得自己拖了同事的后腿。”
就在此时,医院发下通知,医院的微信公众号上线了在线咨询问诊的功能,征集医生在线为患者看病,“我觉得自己虽然不能出门,但还是可以给患者看病的,于是第一个报名了。”
求助屡屡突破上限 首日忙到凌晨2点
1月27日晚,在线咨询问诊的功能正式上线,原本一天50个的问诊名额很快就被约满了,赵智刚将问诊的资格扩大到100人,后来又增加到200人。就这样,赵智刚从27日晚上一直在线为患者答疑解惑到28日凌晨2点,才最终觉得实在撑不下去,停下了工作。28日早上7点,赵智刚起床一看,又有50多人在报名等待在线问诊。
赵智刚统计,从27日晚到现在,自己一共在线为700多名患者提供了服务,“让我感觉欣慰一些的是,这几天来,在线问诊的人数是下降的,这说明政府也在不断地行动。”
赵智刚告诉北青报记者,他原以为网上问诊的患者中,会有很多“打酱油的”,“我原以为会有很多人只是一些小症状,因为过度担心来咨询的。但结果是,如今找我咨询的700多个患者中,‘打酱油的’只有100到200人,其他多数都是病情严重的患者。”
老婆孩子疑似“中招” 医生康复后回归抗疫一线
更让赵智刚焦虑的是,在线为患者服务期间,他收到老婆的消息,妻子和孩子都出现了发热等症状,“他们两个人都已经是高度疑似的状态了,我不得不回家先照顾家人,在线问诊也中断了两天。其他日子里,我几乎每天都在线为患者服务10个小时左右。”
赵智刚介绍,相比问诊人数的下降,更让他担心的是病人病情越来越复杂。“最早的时候,患者以老人为主,现在各种年龄段的人都有发病,有些人的症状也并不典型,比如患者说只是胸闷,但拍片子发现病情很严重。”相比病情扑朔迷离,赵智刚坦言,“患上病之后,会非常焦虑,听说哪种药可能有效,就着急着去找。像我听朋友说起过一个方子,我就赶紧去找,但一直到现在我病好了,都没能把药找到。这样的心态实际上是不少市民都经历了的,医生也不例外。”
近日,赵智刚恢复了健康,2月5日,他结束了线上的问诊,重新回归医院的抗疫一线,“目前我的精力还没有那么多,只能是先忙着医院的门诊,看后续的情况,再争取帮助线上的患者了。”
【版权声明】本文由北京青年报与腾讯联合出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屈畅
编辑/董伟
校对/杨波
